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各民族进入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读如图,有关这一时期相应序号所示地区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①—设置榷场进行茶马交易B.②—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C.③—敕封僧俗领袖为“王”“法王”D.④—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据考古学研究,夏、商、西周三代中原地区政治礼制继续发展,并向周边地区传播辐射。周边各区域在保持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主动接受中原的礼制文化。据此可知,中原地区礼制的传播推动了(     
A.文化交流与认同B.儒家观念的形成
C.国家机构的完善D.中央集权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先秦三代是指(     
A.尧、舜、禹B.夏、商、周
C.启、汤、文王D.禹、启、汤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奴隶制度逐渐瓦解,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兴起,随之而来的是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与兼并战争,到战国时期,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需要有识之士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于是这些知识分子有了发挥才干的历史舞台。他们大多自成一家,有自己的精髓思想,帮助列国进行改革。周朝以前,学在官府是理所当然的,春秋战国时期,士族阶层的兴起打破了这一局面,各地出现了私学,许多知识分子有了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各流派的思想得以传播,他们广收门徒,著书立说,百家争鸣逐渐产生并发展。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   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道德和礼教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孟子把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被人民推翻。韩非子认为王权是法律的来源,是君主权力的一部分。道家主张无为,信奉“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认为无为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到了封建社会,王朝初期多与民休息,实行无为而治,经济有所恢复后实行积极有为的儒家治国,同时制定法律,规范民众行为。

——摘编自钱崇涛《百家争鸣万流归宗——略论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古代治国思想(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百家争鸣的认识。
5 .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喀秋莎》,1941年7月苏联近卫第三师奔赴前线,一所学校的女生们为他们唱起了这首苏联民歌。一个月后该师全体殉国,更多的师团唱着《喀秋莎》走向前线,终于赢得胜利。这一战役(       
A.帮助英法盟军顺利撤退B.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D.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
2023-08-15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合格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

6 . 1907年,意大利人阿·劳罗来到中国上海,先是经营影片放映,后来开始进行拍摄活动。1908年3月,他在上海拍摄新闻短片《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这是上海由外国人拍摄的最早的一部新闻纪录影片。由此可见,当时上海(       

A.市民生活受到西方文化影响B.是外商的竞相投资地
C.看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的主流D.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7 . 在新中国,我们的一切几乎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国家叫“人民共和国”,政府叫“人民政府”,军队叫“人民解放军”,警察也叫“人民警察”。归根到底,新中国的政治,就是主张“人民(民主)专政”。材料反映了新中国(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23年春季,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后来又同来华访问的亚洲、欧洲、拉美、非洲等多位政要会谈会见,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高潮选起的中国元首外交,持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这说明我国(     
A.价值观获得全球认同B.国际政治影响力扩大
C.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D.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南朝的高门士族拥有“平流进取,坐致公卿”的政治特权地位和“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消日,以此终年”的腐朽生活方式,使他们既丧失经世治国的本领,也使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这表明南朝(     
A.士族阶层逐渐衰弱B.以高门为统治支柱
C.崇尚华丽的审美观D.特权阶层内斗不断
10 . 图1、图2分别为1970~2008年若干年份的世界贸易额占GDP总量比重和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量(单位:亿美元)变化统计。表中趋势的出现得益于(     

      

A.南北发展差距缩小B.跨国公司加速发展
C.冷战局面得以结束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