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朱元璋废丞相后认识到: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他设置殿阁大学士。成祖时内阁出现,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明朝内阁的形成和发展表明
A.明初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专制皇权体系受到制度化制约
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趋势
D.宰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的复兴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选举制度,在三代以前,是与世袭并行的。之后,由于上级的腐化和下级的进步,主持国政者,为求政治整饬起见,不得不逐渐引用下级分子。乡间的贤能,渐有升于朝廷的机会。汉代的用人,是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的。但是,贵族的势力,本来潜伏着;而是时的选举,弊窦又甚多。遂至激成九品中正之制,使贵族在选举上,气焰复张。结果,就酿成晋初刘毅所说的,“惟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进士科始于隋,科举之制兴于唐,在取士上,是比较公平的。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明经所重的是帖经、墨义。诗赋固然与政治无涉,经学在政治上,有用与否,自今日观之,亦成疑问。明清,考试关防,日益严密。此似不尊重人格,但利禄之途,应试者和试之者,都要作弊,事实上亦是不得不然的。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下列图片所示为唐代前后期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贵二代”以及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比例情况。


——摘编自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中国的证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汉代到唐代,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利与弊,并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3 . 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2019-11-01更新 | 1315次组卷 | 4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这一趋势
A.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B.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
C.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二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如何。
2019-07-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四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6 . 某同学写作了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用的史实包括:德国一分为二、朝鲜战争爆发和古巴导弹危机。以下标题最适宜的是
A.《战后美国独霸世界》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国际恐怖主义肆虐》
D.《“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7 . 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
A.苏联解体,东欧剧变B.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C.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增加D.国家垄断组织削弱
2020-02-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表反映了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1947年6月英国首相艾德礼与印度总督发表《印度独立方案》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第181号决议)
1948年8—9月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两极格局的形成B.殖民体系的瓦解
C.第三世界的崛起D.区域集团化加强
2020-02-02更新 | 598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厄运,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梭伦

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阿戈拉市场是雅典自由民参与议事的中心。



(1)据材料一分析梭伦改革,他“不偏不倚”的表现是什么?有何意义?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体现了什么趋势?
(3)材料二、三反映当时政治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并依据材料二分析其政治进步性和局限性。
2019-09-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多个力量中心崛起B.区域一体化
C.联合国地位的加强D.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2020-01-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