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虽然中世纪的基督教扩张或多或少掺杂着对土地与财富的争夺,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或多或少都建立在基督徒对传播基督教的狂热之上。15世纪末期,这种狂热又激励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们扬帆远航。这说明(     
A.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带有宗教动因B.教会势力干扰了西、葡政治走向
C.西、葡两国的势力在欧洲影响巨大D.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政治为主
2024-05-14更新 | 151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30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影响: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一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据此可知,英国的文化侵略(     
A.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B.导致印度文化冲突激烈
C.加速了印度民族文化殖民化D.阻碍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2024-04-30更新 | 306次组卷 | 63卷引用:专题30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强调十月革命(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通过和平的方式夺权D.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好望角”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B.哥伦布、迪亚士C.哥伦布、达·伽马D.迪亚士、麦哲伦
2024-04-24更新 | 125次组卷 | 59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3走向整体世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任务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     
A.旨在加快将中国建成发达的工业国B.推动了香港的变化
C.丰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均具有独创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南宋临安城水路沿岸建有塌房数十所,房屋达数千间。塌房主将其租赁给本地铺户及外来客商存放货物,并向承租者征收保护与管理费用。材料表明,南宋时(     
A.经济重心南移B.商旅安全有所保障
C.海外贸易发达D.都市商业繁盛
2024-04-01更新 | 471次组卷 | 22卷引用:考点巩固卷28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8 . 依据如表可知,新时代的中国(     
时间(2018年)名称主旋律主旨演讲
4月8日—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改革开放《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
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弘扬“上海精神”《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
9月3日—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带一路”《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
11月5日—10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市场开放《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B.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
C.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D.积极参与联合国为中心外交活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引发学生运动高涨B.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加快了民主革命的进程D.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2024-01-22更新 | 48次组卷 | 87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讲)
10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2023-10-24更新 | 437次组卷 | 104卷引用:综合训练专题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