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2024-04-30更新 | 310次组卷 | 63卷引用:北京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由此可知(     
A.资产阶级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B.近代自然科学重视经验性总结
C.近代自然科学冲击了神学思想D.资本主义极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2024-04-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好望角”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B.哥伦布、迪亚士C.哥伦布、达·伽马D.迪亚士、麦哲伦
2024-04-24更新 | 131次组卷 | 59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关于文字起源有很多说法,如楔形文字是受陶筹启发,陶筹是呈现各种几何形状的陶制物,苏美尔人发现陶筹可以记数,于是产生了文字。《史记》中说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这两种文字起源的共同点是(     
A.经历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B.描绘自然景物时联想
C.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D.雕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5 . 辽太祖立国后“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金世宗令人译《五经》,“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西夏虽以佛教立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从辽、宋、金输入汉文典籍以满足阅读需求。上述现象反映了(     
A.多元一体的格局B.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
C.文化认同的理念D.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
6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16次组卷 | 56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引发学生运动高涨B.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加快了民主革命的进程D.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2024-01-22更新 | 52次组卷 | 87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思想,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后世儒家学者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这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是(     
A.以人为本B.天人合一C.家国情怀D.天下为公
9 . 下列关于君主的各种思想言论,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2023-10-20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在这种体制下(     
①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②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③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                    ④武士要向将军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