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2 . 清朝官员姚莹指出“古今异势,非可拘谈”“拘迂之见,误天下国家也”。他于1847年刊刻《康輶纪行》,内容涉及英、法、俄、印度等国史事,并绘有相关地图。这反映出姚莹(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B.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
C.意识到中国的全面落后D.具有开眼看世界意识
3 . 《天津条约》签订后,大学士桂良等至上海与列强谈判,咸丰帝谕旨“进京一节,万不能允”,试图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列强放弃公使进京。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国家主权意识强烈B.主动与国际规则接轨
C.近代外交理念缺乏D.阻止了列强侵略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学者在评论某制度时认为“它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而且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该学者评论的制度是(       
A.小农私有制B.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这说明周代礼乐制(     
A.不符合社会实际B.不利于王室统治C.没有教化的功能D.本质是等级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38年,丰子恺记述:“我从浙江通过江西、湖南,来到汉口,在沿途各地逗留,抗战歌曲不绝于耳……‘有人烟处,皆有抗战歌曲’。”这折射出当时(     
A.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增强B.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东部沿海工业大量内迁D.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被称为“一个中国,三十五个军阀割据”的时代。其中有一派军阀在袁世凯死后,其代表人物掌握了实权,企图继续实行独裁统治。后来,该派军阀又拒绝恢复国会,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派军阀是(       
A.奉系B.直系C.晋系D.皖系
8 . 北宋思想家程颢指出,“修宗谱使人不忘本,而识祖源,祢流祖。……若三代不修其谱,诚为不孝,非人道也”;程颐则更具体指出了修宗谱的作用,“谱之修所以明一本而浚其源,尊祖而敬宗也。究万派而清其流,别亲疏之远近也”。可见,北宋时期二程的主张(       
A.体现了儒学世俗化倾向B.受到官方推崇而失去了活力
C.突出了三纲五常的作用D.背离了先秦儒家的伦理观念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已知的“中国”一词的最早的文献记载

“何尊”底铸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译文:周武王攻克了大国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

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


注:何尊,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
《尚书》: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
(译文:皇天将中国(天子所在的都城及附近地区)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武王治理。)


注:《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为孔子编订的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材料二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春秋左传正义》

材料三   到了夏商周三代,黄河流域的居民不断吸收周围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族的成分,逐渐形成华夏民族。相传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的民族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先秦时期,吴和越开发了东南地区;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楚地的华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相交融,共同开发了长江中游地区。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何尊”和《尚书》的史料类型,并说明两则史料在研究“中国”一词来源问题上的价值。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中国”与“华夏”两个概念进行分析比较。
2023-12-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图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A.社会转型进程加快B.铁器已在生产生活中普及
C.冶铁业规模化经营D.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2023-12-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