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85 道试题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1 . 华盛顿被称为“国父”,圣马丁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玻利瓦尔被称为“解放者”,甘地被称为“圣雄”。这是因为他们(     
A.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B.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
C.主导了国际秩序建立D.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2024-05-12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便与周边地区有了较为密切的交流。隋唐时期进入到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高潮,其中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并将大量的留学生和留学僧送到中国学习,而中国高僧鉴真也多次东渡日本,这种双向的交流使得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学、天文、历法、音乐、医药、技术、佛典等汉文典籍流入日本并对诸多文化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五六世纪的日本已经习得并熟练使用汉字;大化改新后日本则仿照隋唐国子监之制设大学寮于京师并大兴高等教育;此外,日本还仿照唐朝的管制和律令制度,在大化改新后基本完成了政治改革,建立起古代天皇制国家。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希腊人就曾在波斯王国中充任高级官员,希腊商人曾控制近东的贸易路线。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得到被征服地区的认可,亚历山大对形形色色的民族作出让步,在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了威严赫赫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则娶当地的贵族女子为妻,在印度向裸体智者求教,在苏萨举行希腊——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在这一过程中,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印度等东方文明交叉碰撞,最终形成了希腊化文明。

——摘编自杨巨平《碰撞与交融:希腊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并谈谈个人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3 .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抗争。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文化向中国传入的过程。西学东渐的内容依时代主题变换而变换。

(1)根据提示,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涂答题卡)
主题与思想:A民主与科学B三民主义C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A李鸿章B林则徐C李大钊D康有为
主题核心思想代表人物
了解世界开眼看世界④、徐继畬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奕䜣、⑤张之洞等
救亡图存进化论等维新思想⑥、谭嗣同等
民主革命孙中山等
科学启蒙③、马克思主义陈独秀、胡适、鲁迅、⑦等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实施历史的组织者或领导者。他们虽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可以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

(2)将上述历史人物与其主张的观点一一对应。(填字母)(涂答题卡)。
“师夷长技以制夷”
“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3)洋务运动是一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未能真正挽救中国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制度D.西方列强的破坏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王朝内部少数有识之士进行反思,人们提出的新对策,开始兴办洋务。下列能反映洋务运动前十年内容的图片是:(     
A.B.
C.D.

(5)想要了解洋务运动时期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     
A.开平煤矿B.湖北织布官局C.汉阳铁厂D.江南制造总局

(6)这场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这场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D.维新变法

(7)陈独秀曾撰文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旨在强调(     
A.共和体制并不能为中国带来真正改变
B.巩固民主政体需要加强文化上的觉醒
C.北洋军阀的混战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
D.政党政治的尝试只是一场荒唐的闹剧

(8)下面是对近代某一时期的知识归纳,该内容主题应是(     
维新思潮的涌动
反洋教斗争逐渐展开
反清武装斗争风起云涌
晚清的自救运动
A.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B.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C.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D.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9)《中华文明史》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宣传了“师夷长技”的主张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2024-04-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5 . 秦朝规定:“甲徙居…弗为更籍,今甲有耐、赀罪,问吏可(何)论?耐以上,当赀二甲”即秦朝百姓要迁徙时,若没有取得官府的同意,则该情况就被视为擅迁,这说明秦朝(     
A.国家疆域得到不断扩大B.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法律条文具有可操作性D.形成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024-03-13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2023年4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北京,在为第十七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揭幕时表示: “在疫情期间中法终止或暂停了一些交流,但当再次相遇时,中法文化交流将延续过去的历史,并不断创新。”2024年将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当年法国选择较早地与新中国建交,主要是因为(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中法两国共同利益的驱动
C.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D.中法两国共同的历史遭遇
7 . “文革”"时期,工业建设仍得到发展。1965年,全国企业总数是15.8万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4.6万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1.2万个:到了1979年,企业总数就达到35.5万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4万个,集体所有制企业27.1万个,而且企业规模普遍扩大。这些企业的创办(     
A.加剧了地方的离心力B.造成了国家财政的流失
C.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D.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据统计,1952年我国手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3%左右,从业人数约1000万。若不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生产就不能纳入国家计划轨道,也不能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因而生产力就难以提高,手工业者的贫穷落后状态就难以改变。材料可用于说明(     
A.推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必要性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需要提上日程
C.计划经济提高了手工业者的待遇D.手工业技术落后阻碍生产力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朱熹指出:“凡有声色貌象而盈于天地之间者,皆物也。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当然之则。”此外,他还强调,我们应对这些“物”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其发展的基本规律,最后通过探究和讨论掌握“形而上之道理”,即万物之天理。下列符合朱熹这一思想的是(     
A.经世致用B.格物致知C.知行合一D.发明本心
2024-03-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陈寅恪先生在其所著的《金明馆丛稿初编》中指出,以“尊王攘夷”为中心思想的古文运动的出现,实则是由胡人以及胡化的汉人所引起的“安史之乱”,以及其后所形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的结果。这一观点折射出(       
A.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地衰落B.社会动荡推动了文学发展
C.唐代后期民族关系的恶化D.安史之乱强化了华夷之别
2024-03-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