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货输入总值,1842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053万元。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到1855年的十年间,除了1851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的水平。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   伦敦和利物浦的商界……希望:自1842——1844年签订的条约应予修订……中国关税应予重订;另外,所有的外国人均可进入大多数的港口,甚至可以沿河道和运河深入中国的内地。

——《两个世界杂志的年鉴》第7期(1856——1857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42—1855年间英国输华商品量变化的趋势,说明一个商品在华“销路不广”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2 . 从1950年起,美国阻止联合国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到1960年,美国拒绝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在表决时仅获得微弱多数。到1970年,支持驱逐台湾国民党“代表”的已有51票,反对的仅有47票。这表明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日益成熟
B.联合国的作用发生根本性变化
C.美国和苏联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开始发生转变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铁器生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展,使列国的生产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春秋中后期牛耕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开始使用铁犁,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牛耕的推广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使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成为可能,这就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男耕女织的综合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并成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

材料二:全国棉布应有产量中机制布与手织布的比重变化(%)

时间项目1860.年1894年1913年
手织布所占比重96.8285.8565.17
其中:农村土布96.8285.8563.89
机制布所占比重3.1814.1534.83
其中:进口机制布3.1813.3632.57

(注:手织布包括农村土布和改良土布,机制布包括进口机制布和国内机制布)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进口机制布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4 . 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与图二相比较,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这一变化是因哪对矛盾引起的?
(3)图四中的机构名称是?
(4)上述材料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演变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图一、图二依次为东汉水排、唐代筒车。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   

   
图一

   
图二

A.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趋势B.生产工具动力有了新发展
C.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历程D.生产关系发展演进的趋势
2023-12-08更新 | 300次组卷 | 30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1)根据材料一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什么改革?
(4)材料四中的机构特点如何?该机构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7 . 1985年,经济学家薛暮桥说:“几年前人民追求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大件,现在这些耐用消费品已经基本满足需要了。人民开始追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等高级耐用消费品。不论老三大件(主要是手表)还是新三大件,近几年价格是下降的,今后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当时中国
A.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B.民众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C.改革开放切实改善了人们的生活D.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民众消费升级
8 . 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官僚政治发展过程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总的趋势是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加强君主专制
C.扩大统治范围D.放松思想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苏东剧变、欧盟成立、“东方巨龙”腾飞等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B.“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C.大国力量保持均衡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2021-01-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根据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大国力量均衡B.区域集团化发展
C.多极化趋势加强D.军事政治集团并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