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阶段,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掀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推动了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19世纪末的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关于他们在殖民地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唯物而又辩证的基本观点——“双重使命论”。那就是:一重是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的破坏性使命,另一重是亚洲为建立“西方式”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的建设性使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印度为例论证马克思“双重使命论”的合理性。
2024-04-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考)
2 . 棉花和棉纺织业

材料一   元明以前中国的主要衣用植物是丝、麻、葛类,明代(大学衍义朴)记载:“汉唐之世,远夷虽以木棉入贡、中国未有其种……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北宋时期,福北、广东一带棉花种植已十分发达,北宋《文昌杂录》称“闽岭以南多种木棉,土人竞植之”。南宋传到江浙一带,元代的江西、江浙等行省都有种植。到了明代棉花已经在北方黄河流域大量种植,徐光启《农政全书》称,棉花“宋末始入江南,今则遍及江北与中州(今河南一带)矣”。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破坏了中国家庭手工业,尤以棉纺织手工业最为典型。当英国的棉纺织业进入到机器生产阶段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竞争力便相形见绌。因为洋纱便宜,许多农民购买洋纱代替土纱进行手工织布。1894年,闽粤地区的手纺业“已有如风流云散”,“觅一纺纱器具而不可得”。洋布在中国的销量也越来越多,缓慢地克服了小生产者的顽强抵抗。洋纱洋布已经逐渐由沿海向边远腹地扩散。19世纪60年代,洋纱在中国土布生产中的使用率只占0.56%,90年代上升到18.94%。洋布在中国年用布总量中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3.2%上升到90年代的13.39%。

——摘编自赵津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用“→”描绘出棉花在中国传播的路径,结合所学,分析棉花引种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晚清时期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变化并作简要评价这种变化。
2024-03-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景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一

14世纪的星盘

材料二

                            马尼拉大帆船(版画)
材料三
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
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过的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美]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一、三的史料类型。结合所学,说明三则史料在研究新航路开辟中的价值。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2024-05-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对外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回答下列问题。

1801年-1850年英国外贸额增加了6倍。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英国占据了世界就经济的中心地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向英国这个“世界工厂”“殖民帝国”提供了原料和粮食的附庸地。

——摘编自余建华《世界市场和科技革命:经济腾飞的两个巨轮》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15世纪以来,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汽油机光纤通讯电动机火车蒸汽机计算机
电子邮件无线电报飞机通信卫星移动电话轮船
阅读上表,从“科技与世界联系加强”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的选择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示例用过的主题不能再用。
示例:主题:信息技术加强世界联系
关键词:计算机、光纤通讯、通信卫星
补充:互联网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选考)历史试题
5 . 两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多方面原因促使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适应了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在英国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圈地运动在使农民成为流浪者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为出卖廉价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因而促成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英国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

——摘编自孙丽红《试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统计表(相当于百万吨煤)

国家1890190019101913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024-04-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拉丁美洲五百年

材料一   数千年来的孤立隔绝使印第安人在军事上与在生理上一样不堪一击。1500年时美洲印第安人的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公元前1500年的西欧人和公元前3500年的中东人的技术水平……

他们只有石质、木质及骨质工具,还不能熔炼矿石,因此也就没有西班牙人那样的刀剑和火器。起初,美洲印第安人被西班牙人的火器发出的声响和射杀效果,吓得魂不附体。那些冲锋陷阵的骑兵,也令他们胆战心惊,以为是人和马合为一体的可怕动物。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的拉丁美洲

   19世纪20年代的拉丁美洲

材料三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古代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拉丁美洲政治形势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4-05-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世界联系与发展

材料一   

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

材料二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侵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之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结晶。虽然它承袭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不同。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三   

   

1819年,美国蒸汽船横渡大西洋        1825年,英国试验蒸汽机车

材料四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决定性的转折是从生命能源(即人力和畜力)为主转向对无生命能源的使用。我们所说的工业革命,其实更好的名字是能源革命。

——【英】马丁·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帝国沟通了哪些古代文明?结合材料二说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2)简述以上两图所示交通工具出现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意义。
(3)概括材料四中的观点,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说明。
2024-05-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材料二   马克思上中学时,启蒙运动的精神已在学校传播。校长是他的历史老师,也是他家庭的朋友,被称为“康德哲学专家”。毕业时,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德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面对时代的转形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

——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经济、阶级、科技等方面原因。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中康德的思想观点,归纳马克思与启蒙思想的关系。请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矢志不渝的思想准则。
9 . 交流·互鉴·共赢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1700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
2024-04-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合格考)
10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当权统治集团开始把西方科技与新式工业引入中国,开创了近代第一轮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为政要先利民的主张,主张政府应更多关注经济领域。洋务运动以后,以严复为首的早期维新派人士逐步意识到振兴工商业是国家富强之道,立国之本。郑观应提出同列强要“决胜于商战”,马建忠认为“民富,商务为首”,康有为也主张通过发展商业,促进民富,进而推动国强。实业家张謇主张“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黄茂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富民强”思想的理论嬗变和实践探索》

材料二   战前(1914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摘编自《中国年鉴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材料三   (北京同仁堂)公私合营后的优势日益突显,职工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积极进行生产技术创新,设计研发了汽锅、药材粉碎机等生产设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前4个小时可以生产出500斤女金丹,现在只需2小时。

边东子《国宝·同仁堂》

材料四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英文名称为The Belt and Road,名称缩写为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1)阅读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实现“民富”的主张。
(2)阅读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简析同仁堂生产效率变化的原因。
(4)阅读材料四,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的可行性。
2024-01-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