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各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

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根据人教版教材必修二整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据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新航路开辟时的航海家。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性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18401935年间,中国经济生活中流通的货币有银两、银元、铜元(清末制钱)和纸币。铸造货币既有中央政府又有地方政府,还有私人银炉;纸币发行权也极为分散,享有发行权的既有华资银行,又有外资银行,华资银行又分为国家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每一种货币都形式多样,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伴随着贸易而输入的各国货币,也广泛流通于中国。

——摘编自贺水金《不和谐音:货币紊乱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民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总体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币制的特点。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学名别名(部分)原产地传入途径
玉米番麦
御麦
美洲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甘薯番薯
金薯
美洲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马铃薯洋番薯
荷兰薯
土豆
美洲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再从台湾传入中国大陆

——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三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投不倦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1)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前后美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4 . 某同学摘录了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人民版、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各课目录。下列各项符合第一单元总目录的是
A.儒家思想一统局面的巩固B.独领风骚的古代科技文化
C.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传统思想从保守走向近代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成就
17世纪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政府论》出版。
18世纪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发表《物种起源》。

——据人教版《历史必修3》等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6 . 2016年初,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刊登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于佛老。

——全祖望《题真西山集》

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儒是如何对待“佛老之学”的。这导致了宋代儒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的?
2020-08-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细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外商企业
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
1872-1894年534697191619610328000
1895-1913年463908018628469136103153

(注:商办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材料三   仅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历史必修二教材(人教版)


请回答:
(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依据材料二,说明1895年至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
(3)依据材料三,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0-02-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相矛盾演变的趋势。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

——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在建立后的数百年间,不断扩张,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虽然帝国统治困难重重,罗马帝国依然延续了好几百年。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列举宋朝加强这种“政治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罗马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维护统治的有力支柱是什么?概括指出这一力支柱的演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

——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呼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此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英国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1)“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何时开辟的?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2)“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的动力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