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1年秋天,列宁主张从当年春天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的粮食税和商品交换退到“由国家调节商业”,退到以货币为媒介的流通。 “1921年春季,我们在经济方面实行了退却,我们在1921年的秋冬和1922年初,还要继续退却”。据此推知,对该时期的经济政策解读合理的是(       
A.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B.重心是国家和农民关系调整,运用市场机制
C.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物质基础
D.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性质具有一致性
2 . 二战后,西方各国意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下列对此时期基层自治的发展解读正确的是(     
A.社区组织开始形成B.确立了近代自治市制度
C.减少市场调节作用D.社区成为了主要方式
2024·河北·模拟预测
3 . 有学者认为,近代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故称其为“起落型”;近代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循序渐进,一浪高过一浪,故称之为“螺旋型”;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长期徘徊不前,因此,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可说是属于“徘徊型”的。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非洲的“徘徊”造成其长期贫穷落后B.亚非拉各自的发展方向出现根本不同
C.民族工业进步推动了亚洲的螺旋上升D.英美的武装干涉导致拉美的大起大落
2024-05-15更新 | 33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历史押题密卷A卷
4 . 如表是1913~1919年中国进口和出口贸易量指数与贸易额指数变化(1913年=100)情况。下列对该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一战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长期稳健发展
C.中国经济已摆脱对列强的依赖D.西方列强基本放弃对华商品倾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体现了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
C.历史文化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认同
D.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
2023-12-19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摆脱“人对人是狼的自然状态”而共同订立契约成立国家并把自己的全部权力交给它,国家权力虽然至高无上却是有限的。“每个人通过合法的劳动、在不危害国家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的生活上的一切其他的满足。”人们有包括财产权在内的经济自由权,国家权力仅限于政治领域。国家主权者有义务依据法律来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洛克预设的自然状态是自由和平等的状态,人们除了生命、财产和自由权利之外,其他权利都可以交给国家,“在任何地方,不论多少人这样地结合成一个社会,从而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

——摘编自叶伟昌《浅析西方国家观的演变》等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从产生、发展到灭亡都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它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最后一个斗争形态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与资产阶级对抗的无产阶级是这一社会的掘墓人,他们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既是国家的起点又是它的终点,国家没有废除的主体而是自行消亡的,阶级消亡是国家消亡的基础和前提,无产阶级以消亡国家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共产主义的出现是国家消亡的基础。马克思在国家问题上的看法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视域解读国家,为我们深入理解国家观提供了一把钥匙。

——摘编自刘钊《西方国家观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差异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霍布斯和洛克国家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国家观的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国家观的历史意义。
2024-05-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NT20)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大比拼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学术界常常把希腊文化在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称为“希腊化时代”,这是欧亚非三大洲的古老文明开始交流融合的时代。对这一时代的解读正确的是(     
A.罗马文化在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占统治地位
B.波斯人的扩张引发东西文明碰撞
C.古希腊人以移民的方式在中东建立众多城邦
D.开启这个时代的主角是马其顿人
8 . 西汉萧望之曾借昭公三年出现雨雹、而后季氏专权的故事来解读雨雹现象,借此批评专权的霍氏,结果得到宣帝赏识;而夏侯胜以武帝在位时灾异频现说明其德有亏为由,反对宣帝为武帝立庙乐,最终受宣帝处罚。这说明(       
A.西汉时期君主专制不断走向强化B.君权神授思想成为政治主流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官员直言敢谏D.政治斗争工具的效用受皇权影响
9 . 下面为1500-1650年英国主要粮食价格波动图(单位:先令/蒲式耳)。下列对这一时期英国粮食价格变动解读合理的是(     

A.深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增强了传统封建贵族的势力
C.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导致了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隋书·经籍志》载,北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经史,未能全具。孝文徙都洛邑,借书于齐,秘府之中,稍以充实”。对“借书于齐”解读正确的是(       
A.南北朝间文化交流加强B.孝文帝的儒学修养深厚
C.北魏倾慕南朝萧齐玄学D.文化融合奠定统一基础
2024-01-20更新 | 38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