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二、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消极影响?
2 . 读下列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唐朝中央机构       图二明朝中央机构        图三清朝军机处内景


(1)图一体现的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请分别说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职责。
(2)图一中国古代王朝中央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中央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三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4)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3 .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丞相经历了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相”阶段,到常常七八个宰相在一起议事的“群相”阶段,再到兼相——丞相没有了。这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历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更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读史札记》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大国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图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所示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民主政治中“权力制衡”的具体表现。
(4)据材料如图二所示,概括出1787年宪法的立法原则。
2023-11-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在传统中国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或力量。一种是官治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后者以家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下列图示符合这一叙述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如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2022-06-16更新 | 8619次组卷 | 6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制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考试权独立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制度,实则不然,这个既没有继承传统也没有效仿西方的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它体现了推翻帝制以后,政治权力出现了制衡的特点。在考试内容方面,民国时期效仿西方,增加了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的科目,如根据1915年的《文官高等考试令》后所附的《文官考试第二试、第三试科目表》,文官高等考试共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测量、化学地质、采矿、冶金、机械、造船、造机、土木工程、建筑、电工、医学、制药、农学、农艺化学、林学、兽医等23个专门学科,分科相当细致。1919年8月,公布《文官高等考试法》,将考试专科由23个增至33个,主要增加了政治经济、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图业、商业等专科,又将第一试科目改为仅试国文一道。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还效仿西方,试图通过考试任职实现政治与行政两分。

——徐萍《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图示①④应填写____、_____。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客观的历史合理性”的体现。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文官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确立的背景。
2021-10-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同学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时,将英美设计的战后货币秩序与经济运动蓝图绘制成如下图示:

这场英美之间“布雷顿森林的较量”旨在
A.建立战后国际货币体系B.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争夺世界经济霸权地位D.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
2021-02-01更新 | 595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丞相经历了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相”阶段,到常常七八个宰相在一起议事的“群相”阶段,再到兼相——丞相没有了。这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历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更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读史札记》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大国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图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伯里克利为防止公民“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所示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民主政治中“权力制衡”的具体表现
(4)据材料如图二所示,概括出1787年宪法的立法原则。概述美国权力部门之间的“制衡关系”。
9 . 如下图,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反映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中央官制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完善
D.君主专制的加强
10 . 以如图示反映了某一思想的产生过程。该思想是
A.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D.儒家思想
2019-11-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