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英国于1998年开始实施“改救济为就业”的计划,以帮助较长时间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和城市贫民区的单身母亲找到工作,同时准备取消收入较高家庭的儿童补贴和母亲补贴。这一政策的调整(     
A.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B.解决了贫富分化问题
C.消除了政府财政压力D.使英国度过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根据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一致确定为教学工作的原则。办学两年,陕北公学共培养6000多名学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骨干力量。由此可见(     
A.陕北公学和联大起到了相同作用B.抗日战争有助于积蓄革命力量
C.军事斗争已不是抗日战争的关键D.政治军事教育是中共办学特色
2023-06-08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大一统”思想与边疆治理】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中的夷夏观,其发展变化,与适应以儒家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相一致。中国古代从周朝开始,逐渐形成一种“化外主义”的治边观,与此相应地也逐渐形成了自秦汉以后“羁縻而治”的治边思想。儒家坚持“天下大同”的家国观,坚持“有教无类”,将教化与礼、仁相结合,构成礼教的基本要义;儒家在政治上主张“和为贵”,礼教本身也包含着和平主义的特征,儒家所倡导的用夏变夷的民族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邵方《大一统思想与"华夷之辨"》

材料二   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的治理政策简表:

时期边疆治理
“并一海内,以为郡县”。移民垦殖,加强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道(相当于县),对归顺的较大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属国的管理形式
汉承秦制,在边疆地区设立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和西域都护及大量的属国等机构来管理北部、东北和西部少数民族
隋唐唐代羁縻府州的数量远超过内地的正州,设立的安南、安西、北庭、安北、安东等都护府,构建了较为规范的藩属体系
行省下设土官或元帅府等管理的行政制度,实质就是在中央直接管理下的羁縻统治。流官与土官掺杂联合治理地方,赋役税收“比之内地”,完善边疆与内地的驿站系统,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管理
清前期东北地区以郡县制管理当地的汉人,以八旗制度管理满族,以姓长制度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以盟旗制度管理东蒙古人民
清晚期改变前期的“重稳定,轻发展”的治理观念,发展边疆经济和文化,日趋内地化。内地化的“量”不断增加,最终促成了边疆内地一体化的质变

——摘编自陈跃《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中“夷夏观”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4 . 曾任美国商务部长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夏皮罗说:“全球化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当前市场已经或者接近全球化,但是,世界仍然围绕主权国家运行,各国政府拥有设立市场条款的权力,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要受其影响”。这表明(     
A.发达国家仍主导着全球化进程B.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冲突剧烈
C.经济全球化推进面临现实困难D.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2023-05-24更新 | 944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这表明(     
A.中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
B.中医的功能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C.中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药学理论
D.中医治疗效果和水平远远超过了西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顺治元年,清廷仿照明制设四译馆,负责少数民族和周边属国文书的翻译事宜;康熙四十七年,清廷又在北京设立了内阁俄罗斯文馆,来为清政府培养通晓俄语的翻译人才;至雍正年间,负责培养拉丁文翻译人才的西洋馆正式成立。这些措施(     
A.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B.源于对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
C.反映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D.体现天朝上国下的文化自守
2023-05-22更新 | 363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宋代,亦官亦商者、亦商亦官者大有人在。如大将张俊,他既是枢密使,又是临安大酒店太平楼主,还经营海外贸易;如茶商马季良,他家本为茶商,却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这说明宋代(     
A.科举制对商人子弟开放B.社会对商人认可度提升
C.士阶层的社会地位下降D.“农商并重”政策的实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晚清时期某企业地理分布示意图。据此推知,该类企业的创办(     
   
A.践行了洋务派求富的主张B.反映了清王朝维护统治的意图
C.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D.发展了晚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报》创刊于1896年,初为“日商”报纸。1900年陈范接手后,开始“高唱保皇立宪之论”。1902年《苏报》特辟“学界风潮”,对国内外学生的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作连续报道,在邹容的《革命军》出版后,立即加以介绍推荐,大加赞赏。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预备立宪暴露清廷本质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10 . 1853年,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香港创办,该月刊辟有“布告篇”专栏,专载船期、商情和广告。稍后出版的外人所办的诸多报刊,对登载广告的业务更加重视。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东南沿海的商品市场扩大
B.大众传媒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C.经济主体的市场意识增强
D.民族企业的营销手段不断革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