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派遣军”在华部署情况统计如下。该统计可以佐证(     

地区

投降地点

军队人数

华北

山西太原,山东济南、河南洛阳、北平

328040

华东

江苏南京、安徽蚌埠、上海

346200

华中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江西南昌

276100

华南

广东广州和汕头

88350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B.中共和人民军队是抗战中流砥柱
C.持久抗战是夺取胜利的必由之路D.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2024-03-01更新 | 34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刘秀在位期间,曾六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凡王莽统治期间被没入为奴的,一律免为庶人:凡是属于家贫为饥饿所迫“嫁妻卖子”成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卖为奴婢的,一律免为庶人。“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刘秀的上述做法(     
A.壮大了东汉封建庄园经济B.为“党锢之祸”埋下了伏笔
C.有助于小农经济恢复发展D.导致了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40年,毛泽东在《论政策》中指出,应容许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教育家、文化人、记者、学者、技术家来根据地和我们合作,办学、办报,并提出对广大知识分子采取大量任用,教育、改造的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提高根据地群众的识字率
C.与国民党争夺中间知识分子D.践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
2024-03-01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契约既是对彼此诚信的承诺,也是缔约双方履约的凭证。有学者在研究古埃及历史时,发现了一份房屋买卖契约,契约内容包括“购买人宣言”、“对价格的详细说明”、“对房屋的描述”和“卖者的宣言”等内容。从这份契约内容可知,古埃及人(     
A.房屋买卖交易十分频繁B.普遍具有诚实守信精神
C.商业交易遵循一定流程D.契约使用广泛且已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9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决议,将传统的祀孔典礼改为“孔子诞辰纪念会”,“大成殿”三字改成“孔子庙”,每年阳历8月27日举行纪念典礼,至此国家祀孔典礼在南京国民政府治下得以重兴。国民政府祀孔的主要意图是(     
A.凝聚民族抗战的力量B.彰显国民党统治的正当性
C.重振传统儒学的权威D.实现党内的团结与和睦
2024-03-01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适应性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现金出口登记条例》,对地主、豪绅及资本家私运现金出口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规定,并以边界武装哨所代行“红色海关”职能,杜绝银元等“硬通货”流出苏区。这些举措(     
A.为反“围剿”斗争胜利奠定基础B.成为了抗战时期物资流通的保证
C.反映了中央苏区民主建设的原则D.有利于苏区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2024-02-29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私立新知学校2024届高三3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2002年,美国通过的新《农业法》中,对种粮农民继续实行直接补贴和无追索贷款,并把差额补贴改为目标价格与反周期支付,差额补贴变成了目标价格与有效价格之差。据美国农业部测算,2002—2011年,政府补贴农业的资金为1900亿美元,比1996年《农业法》预算增加了约83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190亿美元。这反映出美国(     
A.建立起了完善的粮食干预系统B.种粮农民收入实现与市场脱钩
C.新自由主义思想遭到巨大冲击D.政府重视粮食生产的安全保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的雅典城邦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公共庆典活动,包括戏剧节、公共祭祀等,使人们能够通过交流互动形成凝聚力,并举行辩论与演讲等活动使人们平等对话,通过制造各种能够互动的场合来推进公共知识的形成。这些活动的举办(     
A.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积极性B.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扩大了城邦民主政治的范围D.容易助长多数人的暴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初期实行名为“诸色旨符”的财政预算程序,即在各地户口、田地、课丁上报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政府的有关法令、法规和财政支出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州县的具体税收品种和数量指标。这一做法(     
A.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控制B.扩大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
C.标志着两税法改革的实施D.精简了税收流程提高效率
2024-02-29更新 | 41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适应性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羁縻治策出自春秋战国,在秦汉至唐宋时期,羁縻治策的基本内容是封建王朝借助边陲夷狄首领的势力进行控制,即根据势力的强弱,分别赐其首领以王、侯、邑长或将军、都督与刺史等封号,实行土职代管或与所设郡县参差而治,象征性地征收少量贡纳。朝廷对各级土职的管理相当松弛,未进行严格的制度性管理。羁縻治策的施行对象包括边疆的夷狄和与封建王朝有往来关系的邻邦。羁縻治策的不少思想和策略是从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经验总结而来的,这些思想和策略未必适合南部边疆复杂多元的社会形态以及不同民族长期交融的情形,致使封建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长期停留在对外防御和编织边疆藩篱的层面,也忽视了对边疆的深度统治和经济经营。

——摘编自方铁《论羁縻治策向土官土司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明朝在设置卫所以外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农业地区由于广设卫所而进步很快,土司地区则听任土司施治,致使发展滞后,相关的矛盾由此产生。雍正前期的西南边疆存在部分土司危害社会,与朝廷争夺土地、矿藏等严重问题,为此,雍正进行改土归流,扫清了清朝深入统治西南边疆的障碍,内地人口大量移居西南边疆,有效缓解了内地人口激增造成的压力。

——摘编自张楠林《明清时期云南“土流并治”管理模式与边疆治理逻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唐宋时期羁縻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雍正朝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边疆治理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