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3 道试题
1 . 就1911年11月浙江光复以来基本可考的44个州县民事长的身份来看,由本县士绅担任的有19人,其中旧官僚15人,而革命党人当选的仅为2人,其余民事长身份不详。据此可推知,辛亥革命(     
A.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B.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C.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遭到封建势力破坏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外交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向中国提供贷款、派遣专家、提供大量技术资料以及培养一大批建设人才等经济援助举措,对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由于有苏联作后盾,新中国更拥有力量来消灭旧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遗产,并进行新的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造,以应对来自国内外对中国革命的种种威胁。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以后,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关系迅猛发展。

——摘编自张梅红《浅析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展开,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越来越成为全党的共识,党中央开始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首先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科学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同时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富贫、强弱一律平等,各国的事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去管,世界上的事应由各国协商解决。中国决不称霸,也坚决反对来自任何方面和以任何形式出现的霸权主义。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决不同它们任何一方结盟。中国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民族资产阶级获得较大的发展,在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加工业中民族资本的投资额不断增加,并且开始投入一向由外国资本垄断的采矿、冶金和石油等部门。20 世纪20 年代末,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结成左翼激进派,并且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改革主张。与此同时,来自下层民众的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反对改革的右翼集团仍然控制着议会和政府实权。在这种形势下,左翼激进派推出卡德纳斯作为国民革命党的总统候选人。1934年10月,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后,依靠左翼激进派和群众的支持,坚定地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摘编自刘迎宪《试论卡德纳斯改革》

材料二   卡德纳斯改革比较全面而深入地实施了1917 年宪法, 可以认为是墨西哥护宪运动的最辉煌阶段。其核心内容是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巩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给帝国主义资本和封建大地产以沉重打击,顺应了墨西哥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工农劳动阶级的当时利益,在为“生产力归人民所有”这点上,前进了一大步。

——摘编自王春良《简论墨西哥卡德纳斯政府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德纳斯改革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德纳斯改革的意义。
4 . 明代江西省抚州府商人吴嘉庆家境颇为富裕,却依然让其子吴郁文外出经商,并告诫其子道:“四川成都最好卖机布,汝可将本银一百两往福建收买机布,到川发卖,不消一年,可以回矣。”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长途贩运贸易发展B.地域性商帮出现
C.重农抑商政策废弛D.重利轻义观盛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父亲在征服希腊后决定对波斯开战,并以此来“报复波斯”,继承父亲的遗志无疑是亚历山大东征的动机之一。“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是希波战争后希腊演说家的名言,作为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亚历山大难免也有报复波斯并从东方获得财需的动机。“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地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利”,亚历山大如是说。从中可以看出英雄情结、征服世界的伟大梦想也是亚历山大东征的重要动机。

——摘编自孙丽君《浅谈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

材料二   公元前334 年亚历山大东征以后所建立的地跨欧亚非的帝国,第一次统一了地中海东部、西亚地区,也由此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光芒万文的希腊化时代(公元前 323一前 30年)。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等,在客观上进一步扩大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摘编自孙博《浅析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历山大东征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对亚历山大东征的看法。
6 . 热衷于寻找黄金和殖民开拓的欧洲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那些富有神奇色彩的土地。他们像发现美洲时那样,或国家派遣,或民间组织,或个人自愿,纷纷踏上赴新大陆的征程。这一举措客观上(     
A.传播了工业革命的成果B.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促进了各地区快速发展D.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石油企业要求统一经营开采、提炼、运输、销售,钢铁企业要求进行钢铁和焦炭的联合生产,制铝企业要求同时控制电力公司。这表明当时(       
A.新旧产业结构的融合加快B.工业化推动生产组织变革
C.生产集中消除了市场竞争D.现代企业制度已发展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4-1980年,美国政府中被委任以内阁、外交和法院要职的官员中有64%来自公司共同体,而这一比例在“新政”时期仅为47%,他们大多与经济集团的政策规划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这反映出美国(     
A.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B.文官制度的异化
C.政府腐败程度的加深D.“滞胀”危机凸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人通过塑造城邦早期历史“发明了雅典”。雅典演说家鼓吹雅典人是最早出现的人类,他们最早掌握了种植谷物的技艺,率先建立了法律和城邦制度。雅典人通过这些做法(     
A.构建自我身份认同B.建立民主政治秩序
C.记述雅典历史进程D.推动城邦法制建设
10 . 1884召开的柏林会议签署的《总议定书》共7章38条,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如表所示)。由此可知,该会议(     
(1)刚果自由贸易区的划定及其保持中立的共同声明
(2)刚果河流域和尼日尔河流域的自由航行议定书
(3)确保自由贸易和航运的有效占领原则
A.导致整个世界的领土被瓜分完毕B.消除了列强在扩张中的利益冲突
C.显露了列强瓜分非洲的经济动因D.达成了与非洲开展友好贸易原则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