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7年秋,八路军在华北敌后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成立。八路军积极组织华北民众参军参战,数月内军区兵力就由最初的不足3000人扩展到数万人,一年后扩展为近10万人,还组建了万余人的区县游击队和数十万不脱产的民兵自卫武装,形成了主力军、地方军与民兵“三位一体”的抗日武装体系。这主要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坚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B.华北日军战线太长兵力空虚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作战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变化
2 . 自16世纪中叶起,英国实行了酒类流通许可证制度,赋予地方治安法官以许可证的发放权。至1830年,议会颁布了《啤酒法》,解除了治安法官的权力干预,推行啤酒的自由流通。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业化中崛起的垄断性B.自由贸易思潮的有力推动
C.打破传统等级秩序的束缚D.国家干预思想逐渐被认可
3 . 1952~1959年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69%上升至5.76%,1960年之后的10年贡献率震荡下行,1971年后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回升,1974年达到5.58%的较高水平。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B.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推行
C.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D.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2021-06-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境外24家主流媒体共发表有关峰会的新闻报道1112篇,其中涉华报道377篇,约占总报道量的三分之一。从报道倾向上来看,外媒一改以往在重大活动报道中对我国攻击和施压的做法,表现出较为均衡的报道手法。这一变化是因为
A.外媒看待中国的立场改变B.中西意识形态的差异弱化
C.中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D.中国是杭州峰会的主办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时期,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会颁布第二年的历书给诸侯,叫作“班朔”。诸侯接受历书后收藏于祖庙,每逢初一杀羊祭庙,叫作“告朔”;春秋时,许多诸侯不再亲临祖庙“告朔”,只是杀只羊应景。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
A.周礼无法规范社会秩序B.宗法分封制失去了推行的基础
C.礼的标准发生重大变化D.礼的破坏促成了地方割据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80年代,特斯拉发现了旋转磁场现象,后经研究,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交流电供电系统。但交流电应用受到爱迪生等人的反对。1893年,特斯拉交流供电系统点亮了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电灯,向世界展示了交流供电的优越性。这反映了
A.科技成就影响生产关系变化B.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显著
C.特斯拉是电气革命的发起者D.科技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
7 .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策略进行了一系列变化。美国“策略”的变化说明
1949年暂时不承认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20世纪50年代初拖延讨论美国操纵联合国否决机器,通过了“延期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整个50年代都遭到美国否决
1961年“重要问题”提案美国提出:代表……需要2/3多数票通过才可解决。自十六届联大起又继续把中国阻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达十年之久
1971年双重代表权美国主张,“在处理中国代表权问题时,联合国应当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是存在的”
A.新独立民族国家支持恢复中国代表权
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
C.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D.美国自身经济实力不断遭到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国统一六国以前,主要采用军功入仕制,并辅以客卿入仕和由吏入仕(客卿:外来人才;吏官府里面的底层办事人员)。秦统一后,由吏入仕成为秦人入仕的主要通道。此变化
A.体现了统治者治国思想的改变B.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C.顺应了巩固政权对人才的需求D.说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成熟
2021-09-09更新 | 809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针对传统公务员制度的官僚制原则和特征进行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封闭性架构逐渐被打破,出现非职业化倾向。近年来,我国推行公务员聘用制度、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制度等。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相似变化表明
A.公务员制度须与时俱进B.公务员制度滋生官僚习气
C.中西方公务员制度趋同D.公务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2021-09-07更新 | 818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达标训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就开始积极探询苏联在出兵远东问题上的态度。在与日本军队的较量中,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1942年中途岛战役后,美国逐渐取得了对日作战的优势,然而面对负隅顽抗的日本军队,美国在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行动仍是十分艰难的。1945年,在欧洲战场行将结束考虑苏联出兵远东这一问题时,美国国务院将重心放在战后阻止苏联势力扩张这样的目标上,而军方则仍然更多地考虑如何尽快在军事上打败日本。如果说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政府主要考虑的是促使苏联尽快参战的话,那么此时美国政府所考虑的,则主要是尽力限制苏联参战所带来的影响。

——摘编自茹莹《二战期间美国对苏联出兵远东态度的变化》


(1)分析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对苏联出兵远东态度变化的原因。
(2)简析二战期间苏联出兵远东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