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万历时期,即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陷入经济萧条,大西洋贸易衰退,以转贩中国商品为主的太平洋贸易发展为世界市场中最活跃的部分,中国商品由此大量进入世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世界市场贵金属相对过剩与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的不平衡状态。这反映出明朝中国(     
A.呈现某种走向“世界史”的趋势B.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央政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D.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2 . 在古代中国,从商周时期的“夷夏异制”到春秋战国以来的“华夷一体”,体现了对中原地区最高境界“华夏”的认同。这一认同(     
A.体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B.说明了游牧民族大量内迁
C.彰显了国家统一的潮流D.证实了诸侯争霸日益剧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英国一国占世界资本输出总量的近一半,远远超过了占第二位的法国。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仅从贸易收支角度来看,英国从海外投资地获得的利益,或者从海运以及劳埃德公司等有名的大型保险公司等得到的收入,使得财政出现大幅盈余。世界资本主义体制虽然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英镑持续维持着世界经济基础货币地位的事实中就有着这样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二   目前来看,美元国际地位下降,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人民币等世界主要货币可能成为国际外汇储备的重要币种。中国要加快自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要素市场的竞争和开放,减少收入差距,解决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引起的经济矛盾,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编自曲双石、谭琦《国际货币体系变迁评价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2023-01-12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把宋代中国比喻为当时亚洲海洋贸易的“发动机”。在宋代中国与亚洲沿海各国的共同推动下,亚洲海洋贸易进入新阶段,形成南海贸易体系。该体系有稳定的商品结构和市场关系,即中国的手工业品和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的资源型商品互补性交换;有稳定的贸易力量,即以中国商人和阿拉伯商人为主导,亚洲沿海各国商人共同参与的海商群体;有稳定的市场区域,即以东南亚地区为枢纽,联系东亚海域和印度洋海域的市场区域。可以说,宋代中国在当时亚洲海洋贸易中初显“海洋大国”气象。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对黄纯艳访谈》

材料二   海禁政策是明清时期对外关系中有别于前代且最具特色的部分。自明王朝建立至鸦片战争前的近500年间,这一政策一直得到有效的推行,间或有短暂的松弛,但始终并未扭转海洋政策的总体趋向。明朝初年便严申禁令,规定海民不得私出海,不得擅造三桅以上桅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者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朱棣登基16天后,便下诏禁止军民“交通外国”,并要求“所司一尊洪武事例禁治”。明英宗时期甚至有严私下海捕鱼之禁。嘉靖年间,海禁的措施则走向极端,拆除一切违禁大船且尽数毁之。

——摘编自刘俊珂《论明清时期海洋政策的内趋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成为亚洲海洋贸易“发动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宋到明海洋政策的变化趋势,谈谈你对“海禁”政策的认识。
2023-07-15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魏晋时期,随着北方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南北边境线不断向南推进,以青、豫、雍三州为代表,许多处于这一区域的南朝边境将领在北朝军事压力和南朝内部矛盾冲突的促使下纷纷北降,一些将领和民众甚至在不徙其居的情况下成为北民。这一趋势(     
A.改变了汉族的主体地位B.成为南北之间彼此接纳的推动力
C.化解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D.阻碍了经济重心南移的继续推进
6 . 下图为欧盟、美国、金砖国家GDP占全球比例和发达国家民粹主义指数。对两者关系解读合理的是(       

      

A.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导致发达国家民粹主义指数创新高
B.新兴市场国家崛起降低了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认同感
C.新兴市场国家和欧盟成员国成为全球化最大的收益者
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剧了国际政治关系的不稳定性
2023-07-09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石市、鄂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中国古代的一些治国思想,共同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的世俗化趋势加强B.礼法相结合的治国思想
C.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D.强化基层治理的必要性
8 .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材料一   国际法之所以产生于欧洲,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1609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提出了海洋自由原则。17世纪初,意大利学者真提利斯提出了国家领土包括毗连的海城的主张,开始形成领海的概念。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诞生。1793年的法国宪法和国民议会《人权宣言》提出的不干涉内政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以及庇护政治犯的原则等逐步为国际社会所接受。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会议对战争法规有重要的发展,将仲裁真正确立为一项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制度。

——摘编自道客巴巴《国际法内容的历史演变与展望》

材料二 国际法委员会于1947年由联合国大会设立,在国际法的编撰和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使不成文的习惯国际法规则日渐走向法典化。现在的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都要求各国制定相应的国内法规范,以切实履行国际法上的义务。各种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团体已在众多的国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和法人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来。外层空间、海洋探索、极地开发、原子能利用、环境保护、国际犯罪恐怖主义等一系列新领域已经开始进入国际法的适用范围。国际组织特别是国际刑事法庭则促进了国际利法的发展。

——摘编自梁涛《论国际法的晚近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国际法在欧洲产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2022-12-0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在18世纪后期的法国,黑色服装从以前的卑劣地位上升为礼仪场合的正装服色,具有新的权威。上层社会的男装开始追求衣服的合理性、活动性和机能性,女装则抛弃了此前精致的装束,以印花布取代之前的丝绸。流行趋势是减少刺绣和装饰,强调奢华矫饰的现象逐渐消逝。这一时期法国服饰的变迁(     
A.表明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B.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充分彰显了工业革命的力量D.冲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
2023-10-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襄黄恩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近代民族工业启新洋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年终分红占可分配盈余情况(单位:%)。据此可知(     

年份

董事长

副董事长

一般董监事

总经理

副总经理

1931

3.26

2.17

0.89

3.26

2.17

1940

2.00

1.34

0.67

3.72

2.48


A.民族危机加剧制约企业经营发展B.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利于效益提升
C.近代股份制度适应垄断资本发展D.民族企业所有权呈现出转移趋势
2022-12-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