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下文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文协”自成立以后便积极地与世界革命文学界取得联系,还设立了国际宣传委员会,其任务是将中国的抗战文艺活动及其作品系统地介绍到国外。“文协”的这些举措(     
A.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B.扩大了中国抗战的世界影响
C.鼓舞了局部抗战的士气D.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
2024-04-18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现代服饰与社会变迁】

材料一   中山装从民国时期开始盛行;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中山装直翻领,五粒纽扣,四贴袋,既保留了当时西方服饰平整、挺拔、有衣兜的优点,又具中国传统的庄重的特色。突出表现在关闭式的立领,钮扣直线排列,腰节略有收拢,穿起来挺拔干练。西装之所以在近代中国盛行;与其样式设计的普世审美是分不开的。首先,西装领子是开口的,能看到衬衣和领带,有很强的观感。其次,西装的扣子可以不扣,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自由度。在女装方面,民国时期的旗袍以清代旗袍为基本样式,同时采用西方的设计和审美理念,充分展示东方女性的人体之美。首先,它以紧束腰身的方式从人体的各个方面向人们逼真生动的展示东方女性的体态之美;第二;旗袍采用清代上下连属、浑然天成的形制,从整体上体现出女性人体的曲线美。

——摘编自宋德风《中国近代服装变化》

材料二 随着国家的提倡,人民的响应,1956-1957 年,社会风气大大活跃开来,各种服装款式竞相出笼,各种花色品种的衣料可谓应有尽有。一时间,旗袍、中山装、西服、列宁装、各色裙子、中式服装各有拥趸者,色彩缤纷,竞相风流。有人开始用香水、穿开司米上衣、烫卷发、穿高跟鞋。1956年《人民画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假日的商店里,顾客盈门,他们仔细挑选着心爱的衬衣、旗袍、外套、皮鞋……500 多种式样的皮鞋让爱打扮的姑娘们穿上了新鞋,步步生花。”还有人居然也把“团结友爱”、“幸福生活”、“努力前进”等标语印在服装上,表明了人们对新生活的礼赞和欢欣鼓舞的心情。

——摘自秦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服饰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中国服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服饰变迁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4-04-17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1860—1870年间,美国农场工具和机器的价值增加了10.1%,其中西部增加了102.9%;至1880年,美国全国此项价值增加了50.1%,西部增加了92.2%。这表明当时(     
A.农业技术投资居于各行业首位B.西部经济发展超过东部地区
C.美国经济政策逐渐向西部倾斜D.技术革新加速美国西部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二里头至秦汉时代都邑布局的主流是“大都无城”,即并未构筑起外城郭的城墙,此现象延续到了春秋时代。到了兼并战争更为惨烈的战国时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无邑不城”的新的发展阶段,甚至边地郡县还出现了大规模的筑城运动。战国时期城市建造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A.“工商食官”制度解体B.军事防御或扩张的国家策略
C.已形成营都建邑的定制D.城市经济职能的大幅度增强
2024-04-15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中期以后,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三大集团是官僚士大夫、外戚和宦官。细察当时的政局,不仅发生了宦官打击官僚士大夫的“党锢之祸”,也发生了皇权打击外戚、宦官的“外戚之祸”和“宦官之祸”。由此可知当时(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权尚能控制政局D.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5世纪,意大利很多城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摒弃了对《圣经》的研读,新开设了读写、算术、逻辑学、哲学以及体育等课程。另外,为了适应城市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有些地方还开设了商科等课程。这表明当时意大利(     
A.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变革B.教育开始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C.教育已摆脱宗教的束缚D.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7 . 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不乏“同一量器,一城之隔,相差十一”的现象。大多数城市家庭中都备有一杆秤,商人除了有通用的秤外,也有私人的秤。   “似乎在任何一个市镇里,不论一斤什么东西的重量,都是随环境而不同的”。这(     
A.造成了社会民生的凋敝B.源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C.体现出国内市场的割裂D.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良渚古城遗址的城乡区别较为明显,城外已发现的三处大型祭坛都是由人工堆积出来的,祭坛上的墓地中,随葬品多达数百件,少的也有数十件,均以玉器为大宗。这些发现可印证良渚文化时期(     
A.早期国家的形成B.神权统治的建立
C.社会阶层的分化D.生产工具的改进
9 . 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的一套编钟。全套编钟共65件,为铜木结构,在其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编钟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念,被中外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蕴含了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
B.见证了先秦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C.体现了先秦时期贵族阶层的审美文化
D.反映了先秦时期中原地区文化的先进性
10 . 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发展,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强调“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2015年的《巴黎协定》则表述为“本协定的执行将按照不同的国情反映平等以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博弈B.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C.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成熟D.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
2024-04-08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