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649年1月 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许多法国人对此幸灾乐祸,而伏尔泰却公开为英国人辩解。在他看来,英国革命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其目的是争取自由,结果是从暴君们的争执中诞生了自由与权利。伏尔泰意在(     
A.缓和英法两国矛盾B.反对法国君主专制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D.否定天主教会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法兰西王国是法兰克王国分裂的产物,加佩王朝延续了340多年。起初,加佩国王本应享有的权利很多都被地方上的大封建贵族篡夺。后来,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常常美化、神化法国国王,甚至说他能显灵治病、妙手回春。这说明法国(     
A.国王获得市民的支持B.王权与贵族矛盾减少
C.世俗王权得到了强化D.民族意识在不断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西亚著名城邦尼普尔(今伊拉克南部)的城市规划图泥板,绘于公元前1500年。据图可知,当时的尼普尔(     
A.农业灌溉系统发达B.神权影响不断弱化
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4 . 1956年,中共中央强调不要把各民主党派协商确定的重点分工理解成为机械的划分范围,要求摒弃“以大城市为主、以阶级中上层为主”的狭隘视域,重视在省和省属市以上的城市及相当于县的市、镇设立地方统一战线组织,从而在地域外延上形成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横向联动、纵向衔接的党际协商体系。这一要求(     
A.夯实了政治协商民主基础B.体现了我党的群众路线
C.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范畴D.促进了干部制度的改革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欧共体掀起反倾销浪潮,涉及这些反倾销案件的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正从美国市场和加拿大市场中逐步消失。这可用于说明
A.贸易自由化被各国抛弃B.区域经济集团化遭遇挫折
C.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增强D.经济全球化面临现实困难
2023-11-20更新 | 11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图所示是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格伯簋,其内底有铭文83字,记述格伯以三十亩土地交换佣生的四匹马,双方剖木为证,并在书记官吏的见证下确定了土地的界域,佣生遂作此簋以记录田产。该铭文反映出西周(     
A.分封制度推行受阻B.青铜铸造水平较高
C.井田制度受到冲击D.文字向简约化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冷战时期,苏联阵营的各个国家大都采取了严格的控制移民外流政策,而西欧国家则摆出一副欢迎投入“自由世界”怀抱的姿态。即使是在七十年代中期石油危机爆发后、对移民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减少的情况下,西欧国家仍然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申请政治庇护的人采取比较宽松的难民政策,接受了大量以难民身份试图进入西方的经济移民。这一政策对苏联阵营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起到了强烈的鼓动作用,它使苏联阵营内部的政治反对派相信,他们的反政府活动能够得到西方的支持和庇护。同时也使许多希望移民到西欧或美国的普通民众,为了获得难民身份,而参与或支持反政府的活动,从而成为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田源《移民与国家安全—威胁的衍生及其条件研究》

材料二   全球生产的重组造成了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流动:同时,全球权力的重新配置导致大量劳动力从东欧、原苏联向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流动。全球化和区域化削弱了国家控制边界的能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到1996年底,除英国和爱尔兰外,其他13个欧盟成员国签署了“申根协定”,宣布取消边界检查,实行人员自由流动,人员自由流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非法移民的增加。……20003月,联合国公布的《人口替代》报告认为,一个新的移民潮有可能解决欧洲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带来的“人口赤字”问题。从现在起到2005年,欧洲需要7700万移民,才能缓解人口老化现象。

——摘编自金喜在、孔德威《全球化时代的劳动力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冷战时期西方对苏联阵营采取宽松移民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化时代促进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因素。
2023-10-28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曾经存在于青岛信号山的迪特里希碑。碑的左侧刻于1897年,有象征着德意志帝国的鹰,环绕着帝国鹰刻有德文。右侧刻有日文,记载日本的军功,落款日期为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1914年11月7日)。此碑见证了(     

       

A.甲午战争中自强,迷梦的破灭B.德日勾结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日本借一战,实现了独霸中国D.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
2023-10-28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代坊刻遍地开花,各地书坊均以通俗文学类书籍为主要刊行对象,尤其是金陵、建阳两地汇集了以刊行通俗文学类书籍而闻名天下的许多书坊,如刊行戏曲剧本的金陵唐氏富春堂,刊行通俗小说的建阳余氏三台馆等。这反映出当时(     
A.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文化取向B.经济重心南移提高文化水平
C.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倾向D.技术进步推动文学体裁更新
10 . 天命观贯穿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殷商时期它以神灵崇拜“帝”为表现形式,发展到西周时期,逐渐转为“以德配天”。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王权神秘色彩加强B.人文理念逐渐凸显
C.天命观念渐趋衰落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023-10-28更新 | 339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