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这是一个基督教信仰时代,我们却总能透过布满城堡和教堂的中古景色,看到一种很不精致的封建制度和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活方式在欧洲兴起:政治是分裂割据的,社会几无安全和秩序可言。通过采邑的层层分封骑士们结成了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但基督教会却宣称它高于世俗权威,从而构成了教会对世俗权威的限制;罗马帝国的崩溃和蛮族的入侵使欧洲的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常年的战争使得地方领主成为地方上的保护者和剥削者;因战争需要建立起来的采邑、庄园等制度正在把带有军事性质的组织变成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在这样的环境里,中世纪的欧洲人长期生活在贫困的社会里,精神不免走向悲观和虚无,这正好为宗教的盛行铺平了道路。不久,社会结构、绘画、音乐、建筑、民族性格以及生活方式的各个细节都带上了基督教色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首先,从经济上来讲,尽管中世纪早期西欧城市的发展局部地缓和了封建社会的矛盾,成为封建制度的捍卫者。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加速了西欧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逐渐成为封建制度的破坏因素,从而为后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做足了准备……其次,从政治的角度看,市民们在向封建主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中广泛地参加到政治中来,成为了一个整体阶层,从此在封建国家的政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就为新型的国家政治体制开辟了道路…尽管中世纪西欧的市民社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质,但却为近代资本主义式的市民社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并构建了基本的框架。再次,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发展还在精神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世纪的西欧是基督教的世界,基督教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城市文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专门的世俗文化的特性”,市民们积极创办世俗学校,从而使教育不再为修道院所独享,文化知识也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学校的创办一方面提高了市民们的普遍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从事商品贸易;另一方面,也是相当重要的方面,是这种世俗文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使民主、平等、自由、公共权力等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从而为近代的两个伟大思想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摘编自陈晓律、任东来等《世界历史研究导引》

材料三   借十字军东征和威尼斯共和国的海上贸易,西方人在拜占庭帝国发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经典作品的手稿,只是在将上述作品翻译之后,西方人才真正了解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再如,在拜占庭文明早期形成的《罗马民法大全》不仅是《拿破仑法典》的范本,而且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法律的依据,因为它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保护了私有制。不仅如此,西方乃至东方的建筑、书籍装帧及镶嵌画艺术等也深受拜占庭文明的影响。拜占庭文明对新拉夫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而广泛,它不仅为俄罗斯提供了国家形式和官僚体制,更为俄罗斯文化奠定了从语言文字到宗教信仰的精神基础。

——摘编自张广翔、刘玉宝《拜占庭文明的特征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明的特征,分析其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革命是以解放农民为主要内容的民主革命,占中国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是中国最大的革命民主派,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力军。中国的战争实际上就是农民战争,这是因为,从中国人民军队来说,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士兵是穿起军服的农民。毛泽东在领导和指挥农民战争过程中,还反对孤立地宣传所谓“贫雇农打江上坐江山”,而应宣传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宣传工人和农民以及其他爱国人士联合一道,打江山,只有这种参战成分的广泛性,才能是真正的人民战争。

——摘编自郑以灵《论毛泽东的农民观与他的军事理论》

材料二   在大后方和正面战场,农民虽然年收入不好,生活困难,但购买军粮亦皆遵令办理不误。1944年,正面战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但国统区农民所负担的田赋却由1943年的6200万石增至8000万石,1945年更增至1亿石。……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指出:在敌占区坚持游击战争,光有八路军等正规军名义出现的基干游击队,“没有本地的群众武装,也会使基干游击队‘裸体跳舞’而终于不能存在。”民兵的特点是一边生产、一边战斗,战时是兵,无战是民,把战斗与生产结合,武力与劳力结合,担负着生产、侦察、扰敌、掩护群众等任务,并且注重独立自主的作战及其配合主力军作战,封锁与围困敌人据点,打击小股日军和汉奸武装。战争既要有直接参战的穿军装的正规武装和不穿军装的农民武装,还要有大量的战争勤务人员,在平津、淞沪抗战中,战地附近的农民群众踊跃出粮草、出民工,参加构筑工事、修筑道路,为部队送水、送饭、抬担架、救伤员。……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不断发展壮大,主要兵源同样来自农民:“成千成万的军队,成千成万带枪的人,他们是谁呢?他们是人民,其中最大多数的是农民。”

——摘编自秦兴洪等《论抗日战争中中国农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毛泽东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2022-03-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辽夏金文化有关史实和材料,回答问题。
领域史实或材料
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小说、戏曲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
话本:宋元时期盛行,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科技印刷术:雕版印刷普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战争。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元朝郭守敬创造出简仪(天文观测仪器);编定了《授时历》。元朝王祯《农书》,记载了南北方农业技术和工具。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提炼出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思想文化的成就或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并无决策权。“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但实际上大概未曾有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一是传承皇帝诏令制书,二是监察百官。三公之下,则有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事务的“诸卿”,或习惯地称为“九卿”,但实际名额并不限于九。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趋于规范和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唐之前,中央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较依赖掌管特定行政权力的个体,而在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门下省都是实务部门,而非个人职位;第二,中央层面出现了“三权分立”,确立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体制;第三,后设机构政事堂,承担起中央行政决策中心的职能与角色,有助于提升决策效率;第四,有效地理顺了三省各部间的关联及其实现职能的范畴.以确保中央政令的畅通。

——摘编自黄璐《隋唐时期“大部制”的特点与启示》


(1)材料一中的秦朝的官职有哪些?根据材料,试分析秦朝行政架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唐朝三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2022-03-2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重庆“大溪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与重庆酉阳大溪镇笔山坝遗址而得名。考古人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甚至更久。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种植水稻的技术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只能借助于考古B.大溪的水稻种植是水稻起源
C.考古学家的鉴别和判断都是正确的D.考古资料丰富人们对历史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其哲学思想、史学研究、文学成就等,都对欧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柏拉图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
B.《荷马史诗》属于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
C.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断代史的撰史体裁
D.雅典卫城的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波斯帝国时期修筑的道路,把中亚、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串联了起来。汉武帝时期,建立了从中原经新疆至大夏的商路,构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古代世界大国修建大通道旨在
A.快递传播信息B.加强帝国间的联系
C.巩固帝国统治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对考生籍贯有着严格的限制,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的行为,被称做“冒籍”。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南北分榜”,“冒籍”现象频繁出现,浙江、江西、广东湖广等地的考生往往到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冒籍跨考”,政府屡禁不止。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A.限制考生户籍违背公平原则B.科举制已失去选拔人才功能
C.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加强D.地区间发展存在一一定不平衡
10 . 在半坡遗址公共墓地发掘出250座墓葬,其中成年墓174座,小孩瓮棺76座。成年墓保存较好的有118座,死者一般头朝西,墓与墓之间的距离相差不太大,有的几乎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这反映出半坡氏族
A.处于母系氏族公社B.生产力水平很低下C.氏族成员地位平等D.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2022-02-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