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世宗时,杨继盛弹劾内阁首辅严嵩“好利”,“以承相自居”;明神宗时,御史刘台弹劾“能治国”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以相自处”。严、张遭到弹劾,主要是因为二者
A.掌握了超过制度赋予的权力B.贪污腐化致吏治败坏
C.权势过盛以致君主专制削弱D.身居高位却政绩平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孔子所修的《春秋》中,凡暴君被杀,概称某国人弑其君某某,以表示国人皆曰可杀;但仍称弑不称杀,表示到底是以下犯上。这一笔法
A.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主张B.寄托着孔子的政治思想
C.表达对政治变革的赞许D.反映出儒家的中庸态度
2022-01-24更新 | 477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印度公司"东印度"是对包括今天的印度、印尼、缅甸等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的通称。1719世纪,英国、荷兰、瑞典等国都曾成立过东印度公司。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

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1231日)

材料二   瑞典东印度公司于1732年成立。同年派出第艘商船前往广州从事对华贸易。船上首席大班科林·坎贝尔同时兼任瑞典国干派往中国的全权代表。坎贝尔的日记记录了在广州贸易期间的所有事务。以下是其日记摘录∶当欧洲商人行事与中国法律或者官员命令相违背,中国官府不会顾及其身份,不管是官员还是水手。中国官员很快就找到他所属船只的大班,迫使他们交一笔钱财抵罪,否则就会把他们赶出商馆或者关入监牢,直至支付了这笔费用。如果他们无法顺利联络到大班的话,中国官员们也有更常用的办法。即逼迫船的保商支付这笔钱,否则把保商关到监牢里,直到给了钱为止。

材料三   约翰·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18231858年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后期随着职位跃升,他一度制定和决策了殖民地印度的相关政策。密尔认为印度处于文明发展的较低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的多。

——耿兆锐《约翰·密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英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特许证的背景。
(2)提取材料二相关信息,说明科林·坎贝尔的日记对研究1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史料价值。
(3)你如何看待约翰·密尔对东印度公司殖民统治的评价?
2022-01-20更新 | 425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代苏州商人鉴于江南劳动力价格较高,在本地刻书不划算,于是“往往携书入粤,售于坊肆,得值就马岗(今广东顺德)刻所欲刻之板。板成未下墨刷印,即携旋江南,以江纸印装分售,见者以为苏板矣”。据此可知,当时
A.广东成为全国出版业中心B.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C.印刷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D.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21986年部分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上年增长%)

年份中国美国苏联
1962-6.55.86.9
1968-6.54.18.3
1974-1.1-0.75.4
19807.8-0.23.9
19868.33.82.3

——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比较统计资料》

材料二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等各种新势力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西方政府和各种媒介也连篇累牍地宣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主权已弱化”,“主权概念已过时”,强调“资本应打破国界自由流动”。1998年,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28.86万亿美元。占世界人口约17%的24个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发达国家还把污染环境的第二产业大量迁到第三世界国家。90年代造纸所耗木材为50年代的两倍,而美国、日本、欧洲纸制品消费占世界的2/3,所用木材几乎全部来自第三世界。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军事实力,不仅从整体上统治着全球的经济政治“新秩序”,而且在思想文化上同样从整体上统治着全球。

——摘编自李慎明《全球化与第三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困境。
(3)综上,谈谈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2022-01-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政治发展中,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和1258年的《牛津条例》等英国宪政史上的重要文件,是国王与贵族之间妥协的产物。1688年的“光荣革命”也是“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之间的一场妥协”。“光荣革命”给国王保留了行政管理权、决策权、大臣任免权等,这些权力必须在议会和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内方可使用,从而使英国避免了专制统治的危险,确立起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新政体,也象征性地保留了君主。1701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案》,排除了天主教教徒继承王位的可能性,废除了国王的(法律)中止权和豁免权等,至此司法权得以独立。斗争与妥协的总趋势使英国政治制度缓慢发生质的变化,使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发展》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对美国的政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谈判”和妥协是美国宪政的中心内容,是“原则与妥协”的对立统一。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在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上往往着眼于对现实利益的承认、尊重,使之可以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民主制度相比,美国近代民主制度的不同点,并谈谈你由此得出的启示。
7 . 德意志帝国时期,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偏重于拉丁文和希腊文,实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偏重于自然科学,但当时实科中学的学生不能升入大学。1901年,德国宣布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具有同等地位,毕业生可以升入大学。这反映了德国
A.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义务教育的普及
C.社会等级观念的强化D.经济结构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英国1873年的一项统计,全国4/5的土地归700个大地主所有,这些地主只占全国人口的0.03%直至19世纪末,地租收入仍占国民收入的大约12%;相反,工资总收入还不到50%,但这是大多数人口赖以维生的手段。这表明当时英国
A.圈地运动高潮持续B.工业发展存在隐患
C.农业文明特征显著D.封建残余保留较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思想家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不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首先要通过向穷人和富人作未来社会的广泛宣传,然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搞一点一滴的试验,建立起一个一个的社会主义据点,然后以点到面,逐步推广,就可以取得全面胜利。这一理论
A.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B.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C.体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D.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幻想
10 . 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农牧民成为军队的主要来源,不少妇女参加了妇女救国会,知识分子在城市和农村宣传革命斗争传统,许多封建上层统治阶级和封建主,积极抵抗外来侵略,英勇献身。这说明
A.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进入了反攻的阶段
B.民族矛盾成为埃塞俄比亚国内的主要矛盾
C.整个非洲地区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
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缺乏稳定的领导核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