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1989-2001年中国经济增速统计表。造成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
4.1%9.2%14.0%10.9%9.3%7.6%

A.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得到深入开展
B.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C.亚太经合组织拓展了中国海外市场
D.浦东开发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初朱元璋建立等级分明的服饰制度,对“士农工商”的服饰进行严格规定。到明朝中后期,社会上服饰僭越违制的现象不断增多,成为一股官府无力遏制的势头。此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明中后期
A.自由平等意识的增强B.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之际,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认为上古尧舜才是最理想的统治者的化身,只有“回归”上古三代才能弥补封建专制制度的缺陷。这表明黄宗羲
A.引领着同时代的思想潮流B.提不出新的社会制度设想
C.认识到了封建制度的本质D.奠定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同种族、同宗教、同习俗”的中国人要“相视如同胞,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民国初期,梁启超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梁启超的话语反映出
A.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B.中华民族真正实现独立
C.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D.中华民国民族一律平等
5 . 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的何尊是西周早期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作之青铜祭器,在底部铭文中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训,营建成周。铭文“宅兹中国”把“中国”两字作为词组,为“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这反映了当时
A.神权与王权统治相结合B.青铜铸造工艺世界领先
C.集权政治体制已经形成D.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
2022-01-21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唐代著作作者分区(今地名)统计表
黄河文明带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总计
163099691167283
长江文明带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
(含上海)
总计
74694271875
南方沿海文明带广西广东(含海南)福建与台湾总计
23611
据表可知,唐代
A.政府的教育政策南北有别B.文化重心的南移基本完成
C.黄河流域人口数仍占优势D.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
7 . 公元前500年,东部的齐国和燕国,铸造了形状不同的刀币。公元前355年,秦国开始使用半两钱,而南方的楚国使用铜铸布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国商品经济居于领先地位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货币统一
C.经济文化差异影响货币形态D.社会稳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黄仁宇在谈到北魏政权时说:“这一新兴王朝,……扭转后权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北魏政权提供的“再统一的契机”主要是指
A.扩大了北魏政权的统治区域B.通过改革促进民族大交融
C.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D.加速了国家制度的封建化
2021-09-06更新 | 800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北新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冲刺历史试题
9 . 魏晋时期的“衣冠南渡”

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率领一批大臣渡过长江,其中大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史称“衣冠南渡”。这一时期北方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与江南传统生产技术相结合,使得江南经济迅速繁荣。北来大族大部分都是中原的高门士族,而且都是好学玄学有文化的名士,玄学一度成为江南的主流思想文化。对于北人到来,江南名士虽存在着矛盾的情绪,但文化修养与北方大族确实有很大的距离,经过碰撞交流后,他们转而钦佩,甚至仿效。南北士族在文化上的融合催生了六朝时代突出的文化成就,如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南朝石刻、刘勰的《文心雕龙》、范晔的《后汉书》、葛洪的《抱朴子》、法显的《佛国记》等,皆为当时文化智慧之凝聚。以都城建康为代表的文化远播到东亚列国,对日本、韩国、朝鲜一带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司马睿之所以能够在江南重建政权,完全依赖的是北方的大族和江南高门士族。东晋建立以来,高门大族便架空皇权。当南朝皇帝的权力开始回归时,士族政治权力已经走下坡路,所以士族对家族利益的追求更加强烈。当国家危难之际,他们畏缩不前或者变节投敌,为国殉国者很少。

——摘编自贺云翱《长江文化,中华文明的壮丽篇章》、杨敏(试论东晋末的永嘉“衣冠南渡”》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魏晋时期的“衣冠南渡”。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乡里豪族凭借着经济实力让自家子弟念书,由此成为儒生,进入士林。这些子弟进而明经入仕,进入官场,在获得政治权力后,反过来又强化了其乡里势力(如下图所示)。这
A.保障了政治清明局面B.体现了政治的封闭性
C.扩大了官僚队伍来源D.提高了选官的公正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