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对法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张表格(       
中共八大提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社会生产力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中共十五大明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明确提出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反映了中国法制建设基础的初步奠定
B.释放了恢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信号
C.体现了我国治国理念的巨大发展进步
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2024-06-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七)历史试卷
2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下表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概况表。表格反映出(       

亚洲觉醒非洲抗争拉丁美洲独立
主要途径民主革命武装斗争独立战争
主要反抗对象英国英国、意大利等西班牙、葡萄牙
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宗教、皇帝等大地产主
A.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B.重在反对封建政权
C.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多元化D.世界人民摧毁殖民体系的愿望
2024-05-3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946——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外债数据:

年份

内债

外债

1946年

3亿法币

1.885亿美元

8000万美元

6000万美元

1947年

1.858亿美元

8.575亿美元

1948年

1.759亿美元

8.66亿美元

表格反映南京国民政府(       
A.内债外债趋于平衡B.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C.统治危机日益加剧D.财政税收有所增加
2024-05-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秦汉到清朝中期的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
第一类鉴于前一个朝代的败亡,新王朝建立初期,总结其教训而进行的改革。
第二类由于周期性出现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提高文明程度,建立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改革。
根据表格信息,以下中国古代改革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宋朝王安石变法——第一类B.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类
C.明朝张居正改革——第二类D.宋初强化统治的措施——第三类
5 . 下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表格内容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
记述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唐朝慧能《坛经》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冲击了儒学地位B.受到儒学的批判C.呈现本土化D.日趋世俗化
6 . 下表反映了1913~1926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得益于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
总产值(按1926∕1927年度价格计算)(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
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100)15.3%9%11.1%19.1%

A.余粮收集制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D.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7 . 史料对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王同学在研究先秦农业发展时,摘录了下表材料。比较表格内容,可以得出最合理的推论是

A.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出现B.广泛使用了铁犁牛耕
C.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和逐渐确立D.农民在田间集体耕作
8 . 下表是1913—1926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

                                 年份
项目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
总产值(按1926/1927年度价格计算)(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
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100)10013.875.5108.1

对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A.苏俄新经济政策初见成效
B.市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
C.苏联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
D.苏联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9 . 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民生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某中学学生探究小组收集和整理了下表中的内容。请你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
西方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作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作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作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作个人幸福的体现。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古代的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2)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影响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改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

10 . 下表是1991~1995年中外邵分大事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中国
1991年l月10~11日,第一次墨西哥扣中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墨西哥举行,声明加紧各国间的合作关系。
12月21日——苏联11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成立独联体,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12月27日,钱其琛宣布,中国政府承认罗斯联邦政府,决定中国原驻苏联大使改任驻俄罗斯大使;中国承认乌克兰等11个国家的独立.
1992年2月7日,欧共体12国外长和财政部长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4月16日,我国派遣部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
1993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开始实施。
8月25日,美国政府以所谓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某些单位“从事了导弹技术转让”为由宣布对中巴两国实施为期两年的经济制裁。
9月4日,中国、沙特阿肚拉伯、美国三方政府代表在沙特阿拉伯共同签署一份检查报告,确认中国货轮“银河号”完全没有装载美方指控的硫酰二甘醇和亚硫酰氯两类化学品。中国外交部、全国人大外交委员会就此发表谴责声明,国际舆论也纷纷批评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正式生效。
10月14日——美国宣布取消对海地制裁。
9月3日,俄国与中国同意不再以核子武器互相瞄准对方。
9月2日~1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访问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了指导两国关系全面发展的联合声明,指出两国已具有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洲联盟10月24日.江泽民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发表《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讲话。这是我国国家元首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

分析表格信息,从中选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楚)

2017-06-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贵阳一中2017届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