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六典·鸿胪寺》记载,鸿胪寺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归化在蕃之名数……凡朝贡,宴享、送迎预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职事,凡酋渠首领朝见者,则馆而以礼供之。”

材料二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核心就是政区和政府组织层次级数的变化,这一变化集中地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此长彼消的过程。下表是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县、道
魏晋南北朝郡、王国
隋、唐前期/府、州(郡)
唐后期五代府、州
府、州、军、监
布政使司(省)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直隶厅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鸿胪寺的职能,说出当时与其职能相近的政府机构名称,从民族关系角度简析它们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完成表格并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2024-01-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中国建国初期部分行业的产量情况表,表格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       
项目原煤机床棉布
1957年产量535万吨1.31亿吨193亿度2.8万台50.6亿尺
与1952年相比增长近3倍增长98.596%增长164.4%增长7倍增长32.96%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推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
2023-09-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数据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企业数工人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1874200051937
A.俄国农奴制的优越性B.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C.俄国实现了近代化D.战争促进了俄国工业发展
2021-05-22更新 | 648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一书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仔细阅读表格,下列分析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A.部分服务于巩固统治的需要B.适应发展传统农业的需求
C.传统科学主要注重应用学科D.科学成为科举的重要内容
2021-01-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是中国1977年到1985年高校招生相关数据简表,这一表格能够反映出

A.大学招生人数持续增加B.高等院校的录取比例得以持续提升
C.恢复高考初期生源最好D.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概况。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

A.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B.支撑了人口的高速增长
C.生产力取得了质的发展D.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2020-06-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见下表)。表格能够说明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三年(997年)2408.11567.377:50
天禧五年(1021年)2641.23874.034:5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0:50

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B.北宋时期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宋代加强了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
D.边境战争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8 . 下表为1978年和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对比表(单位:万人)

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人口流动B.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D.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了航空业发展
2020-05-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高三模拟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白部分。
发明家主要成就发明家主要成就

瓦特(1736-1819)

蔡伦(?-121)

材料一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2)根据材料一,概述当时我国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

材料二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国西方

宋应星(1587-约1666)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这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3)根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2019-11-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1929一1938年美、苏、德、日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表,表格中数字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国家1929年(%)1932年(%)1937年(%)1938年(%)
11.110.611.413.2
43.331.835.127.8
5.011.514.118.7
2.53.53.53.8

A.①德国②美国③苏联①日本
B.①美国②德国③日本①苏联
C.①日本②苏联③美国①德国
D.①苏联②日本③德国④美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