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9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其余陈平、王陵皆白徒……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

材料二   中国近代所处的局势确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近代所遇之敌人确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的结论是不能否认的或修改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材料三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

——摘自《改革开放简史》

作为“百年变局”的参与者,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进程中汲取应对变局的智慧,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2024-01-29更新 | 284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清代戏曲塑造了一大批忠于国家、敢于谏诤、智勇双全的忠臣;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光宗耀祖的孝子;坚贞不屈、聪慧贤达的节妇;以及侠义相助、信义行善的义夫。清代禁毁戏曲成为一种制度性的查禁,如康熙十三年,礼部复魏象枢上奏禁止刊卖淫词艳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儒家思想主流地位动摇
C.文化专制的强化D.戏曲教化功能得到重视
3 . 【中华文明与文化自信】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请选取中国某一朝代或某一时期,围绕“中华文明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1-29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从1120年到1142年,宋、金忙于战事,双方对建立榷场贸易的问题仅进行商讨。绍兴和议后的11425月,双方榷场贸易建立起来。宋金对峙时期,政府三令五申,不许民间过界买卖,但无法禁止,政府出面建榷场,顺应并承认民间经济交往。

——摘编自靳华《宋、金榷场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南方各省商人赴东北贸易始于康熙中叶的海禁开放后。如康熙四十九年,上海县上字73号商船“装载各客布匹、瓷器,货值数万金,由海关输税前往辽东贸易”;华亭县华字90号商船领有“县照及江南海关部牌,揽装茶叶、布、碗等货”“前往关东贸易”。康熙后期大量南方海商前往辽东半岛,乾隆以降南方海船到辽东贸易的数量大大增加,位于渤海湾西岸的锦州开始成为闽广商人贸易的重要港口。东北向南方输出的主要是农副产品,从南方输入以棉布等手工业品为主。

——摘编自许檀《清代前中期东北的沿海贸易与营口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与金榷场贸易开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说明清代前期江南与东北贸易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与清代前期影响区域贸易发展的因素。
5 . 1947年6月,东蒙银行改组为内蒙古银行。内蒙古银行成立后即发行“内蒙古各旗县公私款通用地方流通券”(统称内蒙币)。1950年,内蒙古在全区范围内用人民币取代内蒙币。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B.各民族认同新政府
C.人民币开始成为法定货币D.新中国金融的统一
6 . “自元氏废弃礼教,因循百年,而中国之礼变易几尽”。在明朝初年,人们很少受到礼教束缚,以至于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现象多发。朱元璋认为“敦信义而励廉耻,此化民之本”,“世之治乱本乎人情风俗,故忠信行则民俗淳朴。”因此,提出了“教化必本诸礼义”的教化方针。由此可见朱元璋(       
A.重视礼制的教化作用B.教化内容具有广泛性
C.以礼义作为治国核心D.教化对象的覆盖面广
2024-01-27更新 | 125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古早期,土地耕种一年后休耕一年的二田制是西欧诸国最为典型的农业耕作制度。13世纪,重犁和马挽具的广泛应用使三田制得以在英国推广,大量村庄和庄园努力减少它们的休耕地。由此可知(     
A.庄园式劳作普遍存在于各文明区域B.农业技术创新引发土地所有制变革
C.劳动工具进步助推社会生产力提高D.中古欧洲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8 . 20世纪80年代初,荷兰的失业工人在两年内可以得到相当于工资的80%的津贴,以后还可以获得较低比率的福利支持费用。英国伦敦一家医院的32岁看守阿兰·马尔在失业的11个月里,每周所得的津贴比他的薪金还多8美元。这些福利政策(     
A.体现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B.反映了欧洲就业率的下降
C.说明英国经济发展优于荷兰D.纵容了公民对国家的依赖
9 .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美洲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各国来华招工,华工遭受拐骗、出洋为奴的案件时有发生。李鸿章建议遣使设官,拯救华民。清政府迅速向美洲派驻使臣。这(       
A.顺应拉美各国独立发展经济的需要B.推动了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
C.源于不平等条约使劳动力大量外流D.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政治理念
2024-01-24更新 | 460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6月质量检测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国商务部的一份年度报告中显示,从1854年到1915年间,社会人均每天工资增长了2.3倍,生活成本平均增长率为14.1%,1915年到1916年间增长16%。然而,在此期间,文官的工资未增反降,也没有增加任何补贴。造成美国文官工资问题的原因是当时(     
A.通货膨胀物价上涨B.官员贪污腐败严重
C.政党分肥制的实行D.社会对此缺乏认知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