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官方刻书是元代图书出版的主要途径,官方刻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中央机构刻印,二是由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机构通过行政命令颁布到各路儒学刻印。元代政府在各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区设立的地方学校,因传授学习的内容多为儒学经典和学说,又叫儒学。有文献记载:“元时书籍,并由中书省牒下诸路刊行。”这里的“诸路”就是指各路儒学。元代儒学刻书受到政府政策和经济两方面的大力支持,所刻印的书籍数量大、质量高,在元代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世提供了许多翻刻、重刻的底本,对保存和传播古籍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张若群《论元代儒学刻书》

材料二   明代自嘉靖之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江南富庶地区,工商业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城市里聚居着大量市民、工商业者及文人,在人文新思潮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追求自由、热衷娱乐的生活习惯,看戏、听书、读小说迅速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时出版物数量巨大,浩如烟海。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著录明代杂剧523种,《明代传奇全目》著录明代传奇950种。它们的刊行主要依赖民间书坊。所以,“篇帙繁富,远过前人”,尤其是嘉靖万历年间坊刻通俗文学读本盛行,成为明代刻书业的一大特色。

——摘编自许婉璞《明代中晚期刻书业的特色及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代刻书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元代相比,明代中晚期刻书业的新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2023-04-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清雍正乾隆时期,上海三林塘、乌泥泾生产的细棉布,能达到“紧细若绸”;(江苏)无锡生产的棉布“坚致耐久”;“卉织为布,出(浙江)海宁硖石者,视他县为佳”;“紫布以殷行为最佳……雍正年间,销路浸广,皆以殷行布为标”。这反映出当时(     
A.棉织业生产的分工明确B.长途贩运棉布的贸易发达
C.彩色棉布成为消费时尚D.棉织品生产具有区域特色
2023-04-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印度《摩奴法典》(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规定婆罗门是“万物之主”;并规定偷盗小到井绳,大到珍宝和牲畜等各类物品,皆会处以数额不等的罚款或断肢等体刑。这表明当时印度社会(     
A.财产是区分等级的标准B.婆罗门负责管理国家财政
C.私有财产保护意识较强D.法律否定种姓制的合理性
2023-04-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民国初年(1912~1919年),厂矿数量与公司企业投资总额猛增,不仅轻工业如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卷烟业、榨油业等发展迅速,重工业部门如采矿业、钢铁冶炼业、电力业、水泥业、交通运输业及金融业等也获得一定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B.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C.民族资产阶级广泛参政D.北洋政府提倡“实业救国”
2023-04-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44年7月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期间,英国代表团团长凯恩斯“一直想拉美国人在私下里开个会”。但美国财长摩根索举办了几场鸡尾酒会,招待了苏联、印度、南非的代表,甚至21个小国代表。直到会议尾声,他才抽出时间招待凯恩斯。这反映出,当时(     
A.美国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B.英国经济重建依赖于美国援助
C.美苏联合主导国际经济合作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
2023-04-3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国家建设的重点集中在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虽在全国各地都或多或少存在,但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等省最多,这些地方的外流农民受历史习惯和职业惯例影响,到东北找活干,挣点“外快”以弥补收入不足。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带动下,国家提出了诸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办法:有计划地发展有销路的副业、手工业和农副产品的初步加工,植树造林,养鱼捕鱼,疏浚河道,修筑道路以及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改良水土,改良耕作技术,提倡精耕细作;大力发展工业和城市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国民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赵入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述论》

材料二   随着二战后英国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农业效率的提升,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英国政府调整政策,从消极应付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发展到积极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把他们转移到第三产业。由国家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安全,这促进了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战后初期的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较好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相比,二战后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最先在中国培植、采摘、饮用、售卖,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业内流行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与唐代相比,宋代政府重视茶叶贸易,形成了东南七路产地市场,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销地市场,川峡四路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产销地市场,以永兴、秦凤、熙河为中心的西北诸路及西夏、吐蕃地区销地市场。这些市场不但层次更分明,而且市场容量更大、茶商人数更多,出现了一批包买商和茶商自有的茶园。茶商资本空前膨胀,茶行组织也首次出现。唐代税茶最高年收入为80万贯,到了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末年财政总收入为5940余万贯,茶利就占了财政总收入的4.6%;宋孝宗(11631189年在位)时财政收入增加到6530余万贯,茶利占7.2%。

——摘编自陶德臣《论茶“盛于宋”的意蕴》

材料二   美国的殖民活动、中美茶叶贸易使得美国形成与中国不同的茶文化。他们把来自中国等地的茶叶改造成袋茶和瓶茶,使饮茶更为快捷方便,饮茶习惯方式在欧洲移民的后代、拉美裔人、非裔人、亚裔人、原住民中形式多样,民众普遍爱喝冰茶,饮用时加入方糖、柠檬或蜂蜜、甜果酒,甜而酸香,开胃爽口。冰茶几乎占据美国80%的市场,而且行销加拿大等国。

——摘编自黄剑、涂雨晨《论美国茶史及美国茶文化特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茶叶贸易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茶文化的特点,并综合材料分析茶文化在世界传播的重要意义。
8 . 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百科全书派认为,自儒家学派出现后,主导中国人思维的便是文人团体所宣传的无神论学说,这些文人把世间万象归因于自然,世界起源于“混沌”,物质的基础是“理”“气”“太极”。百科全书派的上述言论意在(     
A.传播儒家的理性精神B.借助中华文化抨击教权主义
C.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D.肯定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9 . 14世纪,在金帐汗国的支持下,罗斯人把欧洲的银和纺织品、罗斯的皮毛和其他北方地区的货物运往汗国的都城萨莱;又将东方的丝绸、香料和谷物等运往西方。这说明蒙古西征(     
A.拓展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B.推动了欧洲商业中心的转移
C.开辟了东西方草原丝绸之路D.打破了奥斯曼人对商路的控制
2023-04-29更新 | 163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是《一千零一夜》中部分故事的相关题材。这可用于说明(     
故事题材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迈尔鲁夫为老婆买蜜制的糕点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富商买卖檀香赚取钱财
《渔夫和雄人鱼》阿卜杜拉为维持生计靠打鱼赚钱
A.阿拉伯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品质B.阿拉伯人的文化素养普遍较高
C.阿拉伯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D.阿拉伯文化对商业文明的关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