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下表为刘宋大明八年(464年)人口变动统计(以280年为基数1)情况。据此可知(     
省份山东河南江苏浙江
人口增减-0.56-0.82+1.57+0.11
A.赋税变革加速北民南迁B.江浙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政局动荡影响人口分布D.南北民族交融有所加深
2024-04-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考古发现,距今约 9000—7500 年的贾湖遗址(今河南舞阳)中,有些墓主人腰部随葬多件内装有小石子的乌龟壳(发掘者将其归入乐器类,见图1)。有些墓葬中出土了用鹤类的翅骨做的骨笛,有五孔、六孔、七孔(见图2)不等。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农业的发展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打制石器的使用D.阶级社会的出现
2024-04-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71年,巴黎公社一成立就把教育事业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主张实行以世俗、义务、免费为基础的教育制度改革”,并成立了“新型教育协会”组织相关活动。巴黎公社此举(     
A.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团结B.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要求
C.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D.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0年,浙江省某县一衬衫总厂开始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进行全面改革,从而由一个濒临破产的县级小厂成为省一流企业。而力主改革的时任厂长却成为了一个不太受欢迎的人,甚至部分老工人向省里写告状信。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B.对外开放的力度仍有待加强
C.经济体制改革需进一步解放思想D.产业结构调整引发利益冲突
2024-04-10更新 | 397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全国卷统编版01)(12+3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赋税制度的改革情况,据表可知,当时各国的改革(     
时间国别改革措施
公元前645年晋国“作辕田”,“作州兵”,按占有土地的多少负担军需兵器
公元前594年始鲁国“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按私人占有土地面积计亩征收税、军赋、田赋等
公元前548年楚国“书土田,量入修赋”,进行土地登记,根据收入的多少和土地的等级来确定赋税
公元前538年郑国“作封洫”,承认土地占有的现实;“作丘赋”,按私有土地收藏税
公元前408年秦国“初租禾”,按私人耕地的收获量征税
A.根植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B.瓦解了分封和宗法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D.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2024-04-08更新 | 308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全国卷统编版03)(12+3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价格双轨制,即同一种商品价格有的由国家统一核定,有的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实际中,出现了货物积压等问题。为此,石家庄政府提前把物资部门和企业推向市场,进行统一销价,差价返还的体制改革。后来国务院号召有条件的地方,推广石家庄的改革经验。这一措施(     
A.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C.完善了公私合营的经营模式D.标志着统购统销的结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考古发现,商朝青铜文明是由偃师—郑州二里岗—安阳殷墟一带向辽河流域、山东半岛、两湖及江西地区、晋陕之间的黄河两岸以及汉中、四川、两广等地传播;从西周文献和青铜器铭文中,可以发现西周政治模式和礼仪文化在各封国移植的情形。这说明商周时期(       
A.未曾受到异域文明的影响B.区域文明发展具有独特个性
C.中原文明向周边地区扩展D.中原地区积极吸纳区域文化
2024-04-03更新 | 346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全国卷统编版02)(12+3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末年,太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春秋时齐相晏婴继承他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和与同异”。孔子基于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继承并发展前人关于“中”与“和”的观念,提出了中庸思想,进而上升为“和而不同”“和为贵”这些经典命题。子思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在《中庸》中对“中”与“和”这两个观念加以联系,提出中和思想。在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家不断充实中和思想的内涵,使之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哲学智慧。

——摘编自陈苗苗等《儒家中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材料二   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和互助论的影响。在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中,他通过对调和本义的研究,把调和定义为两存和竞立,并以调和对近代中国新旧文化和中西文化进行理性思考。在新旧调和中,他主张用新的取代旧的,立足点在于开新。在中西调和中,他主张由吸收西洋文明的长处逐渐转变为在融合现有东西文明基础上创造第三种文明,十月革命后他认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由此,李大钊的文化调和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独特性,也成为形成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动因之一、这使他的前后期思想处于一种转折与连续中。

——摘编自杨芳《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提出“和而不同”思想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思想在当时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和思想的当代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开始给予陪审员、议事会议员以及其他官员津贴。后来,出席公民大会也获得了津贴。这使得经济条件一般的社会阶层也能暂时放下工作,出席公民大会或者担任官职。津贴制的实行(     
A.促成了政治参与度的提高B.凸显了雅典政体的寡头特征
C.提高了社会下层政治地位D.缩小了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
2024-03-26更新 | 238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全国卷·统编版)-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10 . 图1、图2是距今4700年至4100年的河南郝家台遗址出土的部分农作物遗存,通过分析鉴定可知,郝家台遗址农作物结构以粟为主,黍为次,兼有少量稻和大豆。据此可知,当时郝家台地区(       

       

图1                                             图2

A.具有仰韶文化的特征B.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
C.是原始农业的发源地D.以石器锄耕方式为主
2024-03-26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全国卷·统编版)-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