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A.骨制凿刀B.燧石石器C.碳化稻粒D.彩陶残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钱穆在《国史大纲》里指出:“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在战国、秦、汉时期就被打破。然而东汉以来的士族门第到魏晋南北朝时,其地位几已成为‘变相的封建,……它是从皇权政治而来,又依一定的条件向皇权政治转化,向皇权政治回归。”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官僚政治体制的渐趋瓦解B.以官举士的方式不利于政治清明
C.封建割据势力的日益膨胀D.门阀政治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3 . 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小明同学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了下列四个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农业1.0阶段

是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和自然条件。在这个阶段,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农业2.0阶段

是指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的工业化农业生产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

农业3.0阶段

是在20世纪末期提出的,其特点是资源循环利用和生物技术应用,强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4.0阶段

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其特点是高度智能化、精准化生产。
A.农业机械化与食品供应保障B.人工智能助推智慧农业发展
C.科技革命改变农业生产方式D.生物科技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2024年4月1日,“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开幕式在文华殿举行。下列文物不可能出现在这次展览中的是(       
A.浙江龙泉窑青釉瓶B.《几何原本》满文编译本
C.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D.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南宋初年,由于养蚕顿盛,桑叶提价数倍,刺激了民间种桑,太湖流域出现了许多种桑大户。当时放弃育种工序,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现成的蚕种的,就是“丝户”,而专营蚕种者,则成为“蚕种户”。这可用以佐证当时太湖流域(       
A.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增强B.耕织分离的倾向加强
C.商业市场分工逐渐趋于细化D.生产集约化程度降低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于贵族家庭,曾任世袭的法院院长。他在英国居住期间,结识了英国哲学家休谟,研究了洛克的学说。1748年,他发表《论法的精神》,指出: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实行三权分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避免暴政的出现。他主张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同时,他还强调三个权力互相制约的重要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美国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原则指导下的第一个现实政体。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了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项权力之间互相平等、相互制衡。但美国1787年宪法过分强调总统的权力,被民主斗士杰斐逊称为“总统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衡模式,只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发挥了作用。“三权分立”原则在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虽然模式不同,但体现的精神基本一致。

——摘编自松晓芳《中西方法律文化价值取向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的历史影响。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89~1793年的法国妇女运动

时间概况
1789年妇女们带头发起面包暴动,挺进凡尔赛,“男人占领了巴士底狱,女人拿下了国王”
《人权宣言》将国民分为两类:“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妇女就是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的“消极公民”
1790年起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女性俱乐部在法国的城市甚至是农村成立。据统讯,队1789年起,法国共创建了56个妇女俱乐部
1792年一位妇女向立法议会发表讲话,要求还给妇女“被长期剥夺了的自然权利”“既然妇女和男人分担了革命的风险,为什么不能和男人共享革命的成果呢?”
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机中”。虽然女性被排斥在国民自卫军之外,但她们仍然以各种方式投身到保卫祖国的行列之中
1793年“革命共和派女公民俱乐部”在巴黎成立,该俱乐部规章第一条规定:该社团的目标是“武装自己,为保卫祖国做贡献”;还明确提出“新宪法中有关男性普选权的条件应扩大到妇女身上”

——摘编自蔡黛云《法国大革命中的妇女运动》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阐述完整。)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印度人不纳税,英国统治印度的机器就会瘫痪。……甘地要求印度的精英们放弃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到民众中去穿土布制的衣服,吃粗粮,过艰苦的生活,与大众打成一片。他强调大规模工业化在印度意味着千百万人的饥饿,只有回到传统的手工纺织才能解决失业问题,解救印度的贫困。甘地严厉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但反对暴力剥夺地主、资本家的私有财产,主张各阶级调和建立平等和谐的庇护关系,他要求百万富翁在满足个人物质消费之外,应将财产用来为全社会服务。甘地的社会主义理所当然遭到了印度知识界和工商界中大部分人的批评。尼赫鲁说过:“甘地对于机器和现代文明的旧观点,我们很少人赞同。”尼赫鲁不同意甘地全盘否定西方文明。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手纺土布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手纺土布运动”。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历史过程

时间相关史实
1474年意大利公布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发明人法》。但未得到充分实施。
1623年英国制定了《垄断法案》, 自18世纪60年代起, 英国在纺织技术上产出了一系列重大发明和革新,英国成为近代第一个世界专利中心。
1830年以来法国、美国和德国三国专利授权量渐成规模, 依次成为世界专利中心国家。
1836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局, 还允许外国公民申请专利。
1883年《巴黎公约》签订, 保证成员国工业产权, 此后全球化的专利浪潮又一次兴起。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建立专利制度, 美英法德全球专利授权量占比依然达10%以上, 世界专利中心的地位稳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年度专利授权数量仅次于美国, 成为新的世界专利中心。

——据杨中凯等《近代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以“世界专利中心转移”为主题, 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回忆录中的五四运动

今年适逢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某校开展了题为“回望五四”的纪念活动,激发了小明同学通过查阅亲历者回忆录展开探究的热情。

(一)回忆录中的五四概况

材料一:3日那一天,邵飘萍到北大作报告,说是山东问题已经失败……当场议决在第二天联合各学校发动(游行)。做了3000多面旗子,并且推我写了五四运动宣言,送到印刷所印刷了5万份。

——五四运动亲历者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早晨,北京各校学生按计划在天安门广场集会,约计有3000余人,游行队伍到了东交民巷,使馆区军警林立,如临大敌。于是出东交民巷,直奔赵家楼卖国贼曹汝霖家。我们翻窗跳入,……后来又在室内点燃起大火,军警说我们杀人放火,随即开始捕人。

——摘编自五四运动亲历者许德珩《回忆五四运动》

(1)若探究“山东问题”的由来,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史事有(          )(双选)
A.辛亥革命B.瓜分中国的狂潮
C.华盛顿会议D.“中日民四条约”

(2)依据上述材料,帮助小明同学完善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当日学生运动的概况。

(3)在罗家伦撰写的“五四运动宣言”中,最有可能提出(       )(单选)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山东问题已经失败”意指(       )(单选)
A.甲午战争日军占领威海卫B.巴黎和会拒绝讨论山东问题
C.袁世凯同意日本占有山东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正义要求

(二)回忆录中的五四疑云

在数量众多的回忆录中,小明同学发现对五四运动的细节记载存在多处分歧。

材料三: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打开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打开了大门。

——五四运动亲历者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材料四:我身材较高,就踩在匡互生的肩上,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中。

——五四运动亲历者陈荩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

材料五:后来打破了一个短墙的窗子,大家爬进去。首先进去的,据我眼睛所看见的,乃是北大的蔡镇瀛,一个预科的学生和高等工业学校一个姓水的。

——五四运动亲历者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5)依据上述三则材料,指出对五四运动的细节记载存在什么分歧?
(6)同是五四的亲历者,导致其记载分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三)探寻五四历史真相

(7)为了尽可能还原五四运动的细节真相,小明同学可以采取怎样的探究方法?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