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2024高二下·上海·学业考试
1 . 文物说话?

(1)按时间顺序为各文物进行排序。
出现顺序1234
文物C
(2)对研究文物故乡的政治经济制度而言,以上文物中,兼具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双重性质的有(双选)
(3)文物C中的山水风俗画也可以映射两宋时期的(单选)(     
A.重文轻武B.市民文化C.妥协求和
(4)文物D能否对“佛教唐代时已经经由中国传入日本”观点提供支持?(判断式选择)(     
A.能B.不能
(5)根据文物D,结合所学,简要说说中原文明对鲜卑族政权西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为何希腊总理一提及帕特农神庙石雕,英国首相会托故取消双方的会晤?

当地时间(2023年)1128日,希腊政府发言人表示,英国首相苏纳克在原定时间前几小时取消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的会晤是“前所未有的”。

26日,正在英国访问的希腊总理曾表示,希望英方归还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希腊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塑。

——摘编自《新京报》

(7)你如何看待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收藏他国国宝级文物的现象?
2024-05-2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2024高二下·上海·学业考试
2 . 澎湃的工业化

浪潮有人说,历史总会有一些节点,决定国家的命运以及世界未来的局势。

(1)依据提示完成表格,将相关材料与结论进行配伍。

材料   

结论:①生产方式转变②生活方式改变
材料(填字母)结论(填序号)
CE社会生产力提高
B________
A________
(2)19世纪中期,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逐步向世界扩展,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变革。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言论或政令配伍。(填序号)

A.____B.①C.____D.____E.②

①“我不愿农民过于优厚,但我要防止暴动”

②“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③“铁血政策”

④“叛乱州或地区境内所有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⑤“自强”“求富”

(3)依据下图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双选,填涂字母,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A.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B.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C.落后国家逐渐赶超   D.世界各地区分工明显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为什么说工业化浪潮是决定世界未来局势的一个“节点”?
2024-05-1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
3 . 某学习小组绘制了以下时间轴,以呈现对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认识,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时间轴,同学们展开讨论。

时间轴一   从农业革命到信息革命

时间轴二   三次科技革命

——改编自《人类科技创新简史——欲望的力量》

(1)有同学建议对“物质传输”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交通工具的动力作出标注,请将图示交通工具与其动力相匹配。(填涂字母)

交通工具

动力

A蒸汽动力

B畜力

C电力

(2)有同学对“信息传递”中④处的时间节点提出异议。该同学认为此处忽略了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的显著贡献。“中国人”应指(     )(单选)
A.东汉班固B.北宋毕昇C.元朝郭守敬D.明朝宋应星
(3)绘制组提供了相关材料。以说明绘制依据。据此,关于这一发明的历史影响,以下说法合理的有(     )(双选)

随着1454年(德意志人)古登堡版《圣经》的发行,广大学者获得了可靠和标准的《圣经》,能够对《圣经》进行讨论,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催生文艺复兴萌芽B.促进宗教改革运动
C.加速人们思想解放D.宣扬自由民主思想
(4)时间轴二的分期,与时间轴一有显著不同。该学者的分期方法意在强调(     )(单选)
A.人类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刺激作用B.科技革命成果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C.科技创新催生新材料涌现和使用D.科技发展促进现代交通体系完善
(5)关于科技发展历程,以上两幅时间轴都没有呈现(     )(双选)
A.农业、工业和信息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价值
B.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双刃剑影响
C.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交流的重大意义
D.科技进步的空间特征及其变迁
(6)时间轴是呈现历史认识的有效载体。基于以上学习过程,概括时间轴绘制突出的关键要素。
2024-06-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战争与和平20世纪是怎样的世纪?学者们对此存在争议。

材料一   在20世纪这短短的100年间,世界各地就发生了大大小小300多次战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范围内每天都有枪炮声,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人类拿着自己发明的枪炮屠杀自己。

——邱卫东《危机世界的N 场灾难》

材料二   1988年,政治学家罗伯特·杰维斯(RobertJervis)捕捉到了一个大家都关注到的现象:“战后最令人瞩目的特征是它是名副其实的‘战后’,因为1945年之后,大国之间再没有发生过战争。大国之间如此之长的和平期是史无前例的。”

——(美)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1)材料一、二对20世纪世界形势的看法有何分歧?
(2)下列五则材料中,支持材料一观点的_______,支持材料二观点的是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学者们对20世纪看法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2024-03-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5 . 信息与载体2022年春季疫情再起,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力地支撑了在线学习,也提醒我们关注人类史上信息载体的变化。
(1)原始先民通过绘制岩画,记录生产生活状况。以下描绘收割场景的岩画反映当时出现了(     
A.畜牧业B.采集渔猎C.商品交换D.原始农业
(2)进入文明社会后,各地出现了形式各异的书写载体。请将下列载体与其诞生地域相匹配。

(3)中国为世界书写材料的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将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填字母)

(4)下列人物中,改进造纸术使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是(     
A.司马迁B.董仲舒C.蔡伦D.班固
(5)造纸术从中国向世界各地传播。依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①公元2世纪初期,造纸术出现于洛阳。
②造纸术外传的第一站是日本。
③造纸术大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
④造纸术在中古时期传到欧洲。
(6)北宋沈括曾写道:“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赞扬的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7)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取代纸张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这是哪次经济变革的结果?(     
A.农业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
(8)综合以上材料,信息载体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哪些发展趋势?
2024-0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6 . 殖民面面观在学习《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课后,小李同学梳理了相关内容,对“殖民”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1)李同学阅读教材后,发现古代也存在殖民活动。以下地图反映了哪一人群的殖民扩张?(     
A.苏美尔人B.埃及人C.希腊人D.罗马人
(2)7世纪,阿拉伯人走出家乡,成为西亚、北非的主人,原因在于(     
A.武力扩张,建立帝国B.重视贸易,发展经济
C.控制商路,沟通东西D.编纂法典,维护秩序
(3)小李同学整理了近代殖民体系兴衰的时间轴,请选择恰当内容,将空格补充完整。(填字母)

A亚非拉B工业革命C三角贸易       D新航路E瓜分世界的狂潮F第二次世界大战
(4)随后小李同学在这段论述旁边记录了如下笔记,请将空格处填写完整。

“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指的是摧毁自给自足的,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指的是引入西方的,促进印度经济的发展。


(5)根据小李同学整理的资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殖民活动的看法。
2024-02-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7 . 时代的旋律歌曲抒发了创作者的情感,也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①1912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②1937年发表的《卢沟桥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③1957年发表的《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④1992年创作的《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1)请将上述四首歌曲与其时代背景相匹配。(填字母)
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
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辛亥革命D抗日战争
(2)1912年,中华民国为实现“旧邦新造”采取的举措是(     
A.开展洋务运动B.实行君主立宪
C.颁布《临时约法》D.召开政协会议
(3)下列哪一次会议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进入“春天”(     
A.第一届全国人大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八大
(4)歌曲表达了作者的心声,四首歌中哪一首歌表达了悲愤的心情和坚定的意志?(     
A.①B.②C.③D.④
(5)模仿示例,在歌曲②-④中任选一首,简述其史料价值。

示例:歌曲①:是研究作者观点和民国初年社会的一手史料,既展现了作者对中华民国未来发展的期望,又反映了民国初年学习欧美、积极进取的社会风貌。

2024-02-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8 . 越古今跨山海

近日国产通讯产品的卫星通讯功能引发热议,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信息传播史的关注。

依据提示,整理线索

(1)将以下选项填入“技术发展”的相关空格内
A.无线电通信与互联网B.造纸术与印刷技术C.口耳相传与依赖自然力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将以下选项填入“信息传播”的相关空格内

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
(3)下列三则材料中,能说明信息传播有利于政令通达,便于国家统治的是材料①_______;有利于商贸沟通,社会经济发展的是材料②________;有利于文化传播,开拓人们视野的是材料③_______。(填字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信息传播发展的认识。
2023-12-14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9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将图一、二、三按时间顺序排序,并简述理由。
(2)依据图一、二、三所示,指出各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
2023-09-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练习(1)
10 . 西方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近代中国”,辨析历史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相。



(1)列举在列强“冲击”下,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两例。
(2)列举 19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初,“将古老的中国改造成近代民族国家”的重要史实两例。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造成两国礼单差异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视角(动机与后果、主观与客观等),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3-09-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练习(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