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录(部分)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摘自张海鹏等《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15世纪以来,欧洲人掀起的地理大发现不仅从物质上推动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更从精神上确立了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坚毅、斗争、进取、征服甚至是掠夺、霸权等处于强势地位的精神支柱。在与讲求儒雅、平和、稳定、固守甚至是忍让、懦弱等东方文化精神相碰撞时,当“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近代出现冲突时,西方文化的进攻就自然处于上风状态,为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精神基础。

——摘编自刘鹏《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看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

材料三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最大限度发挥全球文明倡议的价值,就是要做到“乱中求稳”“乱中求变”。因此,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从文明层面为推动构建和平、稳定、公平、合理、繁荣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独特的中国贡献。

——摘编自赵鸿燕《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世界文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文明格局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谈谈你的认识。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美国学是对美国历史和文化进行跨学科与综合性研究的学术领域。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的资金、人员资助下,美国学开始在日本和印度传播,并逐渐完成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还以此为跳板,推动美国学向亚洲其他国家不断传播。美国此举(     
A.意在对亚洲诸国实施和平演变B.折射出冷战范围走向扩大
C.旨在促进国际学术文化的交流D.推动了国际局势逐渐缓和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18世纪80年代初,美国实施关税州定,各州对他州通常设有高昂关税,甚至新泽西农民去纽约出售蔬菜也须支付高昂关税。同时,各州对西欧各国的关税也不一,部分州对西欧货物课以重税,而部分州则开放自由港。由此可推知,当时(     
A.邦联体制制约美国的发展B.各州间的政治经济联系较弱
C.美国南北州间的矛盾尖锐D.分权制衡机制存在一定弊端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期的英国国内矛盾突出,民生问题此起彼伏;而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不仅使这一情况加剧,也使传统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被进一步放大。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以“福利国家”来对抗纳粹的“战争国家”,催生了《贝弗里奇报告》。战后英国随之掀起了一个实践“贝弗里奇计划”的高潮。成立于1900年并致力于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工党在1945年大选中获胜,组建了工党政府,并相继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儿童法》《住房法》等社会保障法律,英国逐步被建成为现代的福利国家。

——摘编自孙涛《福利国家建立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1972~1973 年度与1981~1983 年度英国福利支出比较表 单位:百万英镑

年度

项目
教育国民卫生服务住房国民困难补助家庭补助保险金
1972~197338.5028.0017.006.814.2136.80
1981~1982138.02144.0152.0149.1036.67206.01

税收与福利支出对收入的影响表:(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每月收入5080100130
儿童津贴13.0013.0013.0013.00
家庭津贴22.5517.6013.898.29
家庭收入补助22.507.5000
家庭免费早餐5.005.0000
纳税0-7.88-13.88-19.88
国民保险-4.50-7.20-9.00-10.80
实际收入108.55108.00104.01110.61

材料三:由于失业津贴较高,再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社会救助,英国许多失业者不愿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甚至出现一批从来没有工作过的成年人,其数量高达100万,他们多在街头游荡,无事生非。另外,由于福利支出所需资金最终是由就业者来承担的,这就使得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因而企业主努力采用各种手段裁减人员,或者将企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三摘编自刘章才《英国“福利国家”困境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福利国家存在的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5 . 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持续性推出了多个五年计划,国有经济规模急剧扩张。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政府又开启了“国有化改革浪潮”,推动大规模私有化进程,国有经济规模不断缩减,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经济占比仅有10%。法国这一变化(     
A.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B.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C.表明政府已放弃对经济的干预D.是战后人民持续民主斗争的结果
6 . 现代中日汽车工业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以全面移植苏联体系的方案,创立了一汽。此后,在被封锁的特殊环境下中国出于备战的目的创立了重庆重型汽车厂、二汽等企业。在二汽等企业的创办过程中,一汽起到了“包建”的作用,所以二汽的发展模式又可以称为“苏式体系本土化模式”。而以上海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本土渐进演化模式”并非直接由苏联大规模转移现代技术而来,而是以民国时代汽车修配业的基础嫁接现代技术而成。所以,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说,该模式体现为渐进演化,而非整体转移。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地区都发展成为了汽车生产基地。尤其是大跃进和“三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曾经“遍地开花”,分布于大江南北,形成地理分布上的散布型格局。而这种“遍地开花”也直接造成此后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结构性弊病,负面影响至今犹在。

——摘编自关云平《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年)》

材料二   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欧洲生产的汽车充斥日本市场,大有泛滥之势。面对危机,日本政府为保护民族工业,对进口汽车征收40%的关税,并严格限制外国资本向民族汽车工业渗透。同时,日本汽车公司也积极寻求出路,一些小的公司纷纷与国外公司搞“事业合作”或 “技术合作”,而丰田却依然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研发。战争结束后,日本大量的航空技术人员转为汽车技术人员,为日本汽车产业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1950 年,美国侵朝战争开始,向日本订购了大量的军用汽车,为日本汽车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刺激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1955年,日本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在资金、税收、外汇等方面支持各汽车公司引进底特律自动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并提出发展国民车的大胆构想,鼓励企业生产供日本老百姓使用的微型汽车。50 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徐 充 姜 威《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战后日本汽车工业体系形成的原因,谈谈其对中国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
2024-04-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国家准许民营公司(例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自行动用武力,夺占海外地区,设立政府,移民垦殖。欧洲公司开辟殖民地所费不赀,但他们有办法弥补这些成本,因为只要是它们所生产出口的商品(烟草、糖之类),都绝对有国内市场可供消化。即使课征重税,利润率低,这些商品在欧洲几乎无对手与之抢食市场,因为财政窘迫的政府乐于阻挡其他国家的殖民地的商品输入。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   欧洲的商船把波斯地毯运往印度,把印度的棉花运往东南亚,把东南亚的香料运往印度和中国,把中国的丝绸运往日本,把日本的银和铜运往中国和印度。到16世纪晚期,在印度洋的贸易世界中,欧洲商人已然取得了与阿拉伯商人平起平坐的地位。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贸易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而欧洲商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胡海梅《欧洲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双重历史作用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经济势力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欧洲人海外经济活动的影响。
8 . 如表所示为1843~1883年中国主要教会医院(诊所)的情况。据此可知传教士的医疗活动(     
时间地点名称创办者
1843厦门诊所赫伯恩(美国)
1845宁波眼科医院麦高恩(美国)
1848广州金利埠医院合信(英国)
1860汕头基督医院高尔德(英国)
1862北京京都施医院洛克哈特(英国)
1866汉口仁济医院史密斯(英国)
1881天津马大夫医院马根济(英国)
1883苏州博习医院郎勃、柏乐文(美国)
A.折射出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扩大B.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医学
C.说明中国卫生状况引起西方关注D.改善了民众对西医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正如历史学家所说:“移民洪流是美国历史的中心主题。”内战后的半个多世纪,约有3300万移民登上美国海岸,涌向西部富饶的草原各地,把许多城市变成了世界性的大蜂房。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西部大开发为大规模外来移民来美寻找发展机会,也给国内人口的地区迁移提供了前提条件。移民直接参与了美国城市的兴建,甚至直接创建了移民城市,美国城市数量爆炸式增长。外来移民及国内迁徙到城市和西部的人们,既是美国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消费者,他们在为美国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消费市场的扩张,对后世美国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许国林《外来移民和国内人口迁移对内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加拿大接受了联合国对于难民的定义,并逐渐对难民政策做出调整。加拿大在美国的带领下,大量地接受了来自乌克兰、匈牙利等国的难民,目的是打击和遏制共产主义。20世纪70年代,信奉自由主义的精英在制定相关难民政策时会更加宽容,加拿大政府接收了来自东欧、北非和中东等地区的大量难民。至今加拿大境内的犹太人仍有37.5万左右,这离不开犹太裔族群对政府施加的影响。难民政策的制定也离不开国家安全利益的维护,二战后近四十年内加拿大经济快速发展,为此权衡各种国家利益的得失,逐渐形成了较为宽容、开放的难民政策。这样的难民政策对提升国家形象具有促进作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也关乎国家利益。

——摘编自史彩雯《二战后加拿大难民政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内战后外来移民和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二战后加拿大难民政策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