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41 道试题
1 . 土地是古代雅典人财富的主要形式,所以梭伦改革衡量财富的标准是根据人们从土地上所得的谷物、油、酒等收入;且农民也是城市居民,从公元前403--公元前402年,雅典四分之三的公民是农民。据此可以推知(       
A.农业是古代雅典城邦发展的基础B.古代雅典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古雅典城有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D.梭伦改革增强了城邦的经济功能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78世纪,阿拉伯人在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使伊斯兰文化传播到亚、非、欧三大洲,这些地区无一例外地受到阿拉伯文化的冲击,尤其对两河流域的波斯地区影响至深;同时,具有悠久文明积淀的波斯文化在政治、宗教、文学、语言等多方面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摘编自李敏等《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文化与波斯文化的交往》

材料二   在上千年的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广泛、最深远的,唐文化对于在其影响下所推动的且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大化改新,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日本学习中国政治文化的极好例证之一。

——摘编自贾建梅《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材料三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承袭了阿拉伯帝国所统治的核心地区,而且其政治、经济制度也未在阿拉伯帝国基础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奥斯曼帝国内,苏丹作为帝国最高元首,统辖军队;帝国宰相听命于苏丹总揽国政;许多大臣分管行政、司法、财经和宫廷事务。地方诸州均设有军事、民政和财政长官等遍布各地的苏丹耳目和四通八达的邮递驿站,全国处于苏丹的严密统治下。

——摘编自田瑾等《奥斯曼帝国后期中东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奥斯曼帝国和古代日本改革政治的共同目的,并简述二者所体现的中古亚洲文明发展的突出特性。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中国后,构建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包括“驰道”“直道”“五尺道”。史载秦始皇派徐福入海寻不死之药未返却去了日本。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自长安经河西走廊、西域可达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汉武帝还派司马相如奉命出使西南夷,开通以成都为起点,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印度、孟加拉等国的通道。隋唐时,驿道不仅遍布国内,还有通往日本、西域、南亚各国的国道7条。明朝贵州女土司奢香夫人修通了从云贵到四川的山路。政府修通雅州到乌斯藏的驿道,使西藏与内地的往来更加方便。清康熙帝增修了东北的驿道,瑷珲、雅克萨等地行旅可通过吉林、盛京直达京师。

----摘编自陆文熙、陆铭宁《古代中国政府的交通建设与管理》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国家必须把全国范围内所征收的田赋加以转输,把最重要的物资——粮食、运向作为统治中心的京师,漕运应运而生。唐代,裴耀卿出任江淮都转运使,采取沿岸置仓,节级取便的转般法,克服了直运“旷年长运”所带来的耗时长、效率低、运费损耗严重的弊端。继裴耀卿后的刘晏漕运改革,以雇佣劳动代替强制征发丁夫,有效提高了漕运效率。宋元开始使用商船运粮,海上航线的开辟使漕运方式更加多元化。明代,“河运”和“海运”思想的争辩成为漕运思想发展的重要内容,主张海运论者意识到借助商业资本的力量可以消除漕运弊端。在运输漕粮的同时,明朝政府积极探讨田赋改征钱银的办法,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摘编自嵇建琴《中国古代漕运思想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交通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漕运思想演变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中古罗马天主教会与日耳曼民族统治阶级相结合,早期基督教会的教义已不能适应当时罗马天主教会的实际情况,其中私有财产权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首先,就教会本身而言,进入中世纪以后不仅受到了新的统治阶级以及社会上层的青睐,而且还受到了来自君主以及贵族馈赠。其次,公元10世纪商业的复兴打破了西欧封建社会一元化的经济结构,随着商业贸易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有财产。

——摘编自刘微等《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孕育出了众多的现代民族国家,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诞生。导致西欧社会结构分化裂变与凤凰涅槃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而其自身结构的特点更是不容忽视的。西欧封建社会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多重性特征,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正是这种多重性结构发展演变的客观要求。

——摘编自查振华等《西欧封建社会结构的多重性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嬗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孕育出民族国家的有利条件。
2024-06-0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18世纪,许多英国大地主“革新的收益只是在圈地上很显眼”,很多的圈地者并不直接经营土地,而是将圈来的土地租给农场主,从而收取大幅上涨的租金。据统计,其租金涨幅达到了30%。材料表明,英国大地主开展圈地运动旨在(       
A.为农场提供更多劳动力B.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
C.推动农村资本主义发展D.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024-06-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在科举未废的年代,士绅凭借自己的功名与社会地位实际上掌握一方政事,从维护治安到裁决纠纷,从教化乡里到修桥补路。科举制度废除后,新兴阶层充斥着乡村社会,这些人既没有传统士绅的文化背景,也没有传统士绅的责任担当。这一变化说明清末(       
A.基层治理的传统被破坏B.奠定城乡二元体制基础
C.科举制的废除不合时宜D.新政有力推动社会转型
2024-06-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南宋乾道三年(1167 年),朱熹与张栻同登岳麓山赫曦台赏景并共同创作了《登岳麓赫曦台联句》,传为佳话。诗句如表所示,其体现的主旨是(       
创作人诗句
朱熹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
张栻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
张栻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朱熹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应克服过度的欲望
C.表达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024-06-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1946年12月31日,为响应和声援北平学生运动,中共中央指示国统区的地下党组织,努力使此次学生运动“向孤立美蒋及反对美国殖民地化中国之途展开”,在此指示下,各地党组织将人民运动引向深入。据此可知,这一指示(       
A.奠定了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B.推动了反内战与反帝相结合
C.基本瓦解了列强在中国的统治D.促使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2024-06-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湘军、淮军系统不仅占据了南方地区大部分省份的督抚位置,还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了省以下官员的遴选任命,并逐步形成“以本省之钱粮,作为本省之军需”的财政原则。这种局面(       
A.反映了清朝中央权力下移B.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直接促成了洋务运动兴起D.缓解了清廷中央财政困难
2024-06-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英属印度殖民地新总督柯松伯爵提出进行殖民地教育改革的动议。由于此次会议出台的许多教育政策没有考虑到印度人的情感,无视印度人的存在,结果遭到民族主义者的抨击和全体印度人的不断反对。1905年,柯松当局出于对殖民地控制的考虑,决定将孟加拉邦一分为二、分成东、西孟加拉邦。这一做法进一步激起了印度民族主义者的反抗情绪。1906年,为抗议殖民地政府的武断专制,国大党激进派领导人提拉克在孟买成立由年轻教师和青年学生组成的青年学生团体——青年印度联盟,后又成立了全国民族教育委员会,通过《民族教育委员会议程》。为了响应全国民族教育委员会的号召,印度各地纷纷行动起来,成立了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高等院校,如国家艺术学校和民族医学院等。1908年之后,领导民族运动的国大党改为由温和派主导。1910年,殖民地政府被迫撤销孟加拉邦分治政策,印度第一次民族抗争运动也暂时告一段落。

——摘编自施晓光《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印度民族教育运动的历史作用。
2024-06-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