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棋盘上的历史
该图是一张摆满棋子的中国象棋棋盘。观察该图,回答问题。

问题:
(1)传说象棋是舜的弟弟象发明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中国象棋最早应发明于何时?
(2)请解说一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历。
(3)棋子中的“炮”,有时也写作“石”字旁。“火”字旁的“炮”出现最早应在中国
古代的哪个朝代?请说明理由。
(4)作为中央官职的“相”,曾一度被称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请简要叙述中国历史上“相”制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2016-11-18更新 | 6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测试选修历史试卷
2 . 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外来文化,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辐射和传播某史学社团围绕“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开展探究活动。

1.小组成员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   唐宋海上交通路线图(如图)


材料二   这一阶段,中国文化开始大范围地与东亚、西亚、南亚文化进行涵化整合,踏上了“亚洲之中国”的道路。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问题
(1)材料一所示路线沟通了哪些古代世界重要区域文明?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2.小组成员在探究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想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他们又找到以下材料:

材料三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纠成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统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问题
(3)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
(4)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
2023-10-1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大事记


11842年魏源在林则徐等所译《四洲志》基础上编成五十卷《海国图志》
21849年徐继编撰《瀛环志略》,介绍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的风土人情。
31859年李善兰、伟烈亚力合译《代微积拾级》,传入中国的第一部高等数学著作。
41863年徐寿编译《汽机发初》,介绍蒸汽机的专著。
51871年贾步纬编译《航海通书》,为清朝南洋、北洋海军进行测量的重要工具书。
61895年英国人李提摩太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介绍19世纪欧美各国发展史。
71899—1904年严复先后翻译出版《群己权界论》(即穆勒《论自由》)和《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等著作。
81903年赵天骥译《法国革命战史》,罗伯雅译《共和政体论》。
91909年李佳白选译《欧美强国宪法汇编》。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西学传播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视角,分阶段对上述表格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划分阶段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2019-10-22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较为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中国自身特点是决定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导因素之一。
C.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应注重从内外双重因素综合展开。
D.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2019-09-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通过解读“1850—1990年间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例变化曲线图”,进而对于该曲线图加以归纳概括,相对最为适切的结论是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自然资源是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B.科技革命、世界大战、移民政策是美国得以经济跨越发展的三大引擎
C.内在优势、国际局势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决定了美国经济的世界地位
D.美国经济经历了从世界工厂、金元帝国,到世界领先地位的过程
2019-09-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使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B.“基于道义”:为发展资本主义开拓市场
C.“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坚决抵制违背国际道德的行为
D.“对联式悲歌”:殖民国家扮演破坏者角色,落后阶级却进行现代化的探索
2019-09-0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高三五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7 .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时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70年32101323
1896-1900年2071730
1913年1461636

A.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B.法国工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C.德国经济跃居欧洲首位D.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8 . 下表为美国1950——1973年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下列对该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对日本与西欧的贸易总额逐渐减少
B.美国的正经济逐渐走向崩溃
C.美国与日本、西欧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D.日本、西欧的经济总量逐渐超过美国
9 . 《申报》某文评述幼童留洋:“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对此材料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当时媒体中存在对幼童留洋持轻蔑与侮辱的态度
B.顽固保守势力强大之下出国留学者多属贫寒子弟
C.学徒出洋之后发生诸多变化引发保守势力之不满
D.《申报》言论说明其办报之宗旨持落后反动立场
2016-11-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上海市八校高三3月阶段测试联考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几种史学观点,回答问题。
①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
②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③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
④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⑤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请回答:
案例一: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
对孙中山的评价结论
选择对应的史学观点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填充说明:只需在答题纸上填写对应的史学观点的序号

案例二: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现象。
历史史实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示例:“圈地运动”
①③

A: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


B:“扶清灭洋”口号


填充说明:运用不同的史学观点可能会对同一历史现象作出不同的评价,参考示例,请将对应的典型的史学观点序号填在答题纸上,可以单选或多选。

案例三: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的影响。
请运用全球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