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0 道试题
1 . 19世纪40年代,美国大学里逐渐发展出新的学术组织——系,可以帮助学生专注于专业化的课程,为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基础。农业、机械、矿业等专业开始繁荣,大学的古典课程开始向实用性课程过渡。据此可推知(     
A.美国率先开始高等教育的改革B.工业国家普及高等教育成效显著
C.工业革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D.自然科学进步引起教育内容变化
2023-07-2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玛雅文明所在的中美洲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考古学家将其分为高地玛雅和低地玛雅。南部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地区是高山峻岭和峡谷,而中北部的伯利兹、尤卡坦地区则是热带低地。玛雅人在高山深林、肥沃的谷地、热带低地中发展了发达的集约农业。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玛雅人几乎没有大型畜力、金属工具和使用轮子的车辆,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正如其他文明一样,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是玛雅人精神世界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人们长期敬仰并供奉各种自然的神灵,以求得水、食物和其他维持生计的必需品……玛雅人对雨水、雷电等与农业紧密相关的自然现象也进行了神化。恰克作为雨、风暴、闪电和雷之神常出现在浮雕容器的纹饰上……一件陶罐上,恰克和玉米神站在象征地下世界的水中,为玉米神的重生做准备。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多是热带丛林地区常见动物,玛雅人将其赋予了神秘的特性……古典时期的玛雅城邦国王的统治首先是建立在神权基础上的,他们认为自己的统治是神赐予的,而他们因此具有了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他们的神性带来的能力能够确保风调雨顺,赢得子民的尊崇和敬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曾攀《陶器上的玛雅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玛雅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玛雅地区图腾崇拜盛行的原因和影响。
2023-07-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西方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弱化了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轻轻地启动了中世纪文化控制人欲的闸门。虽然人文主义者们的思想不可能一下子渗透到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如制度层面、生活习性层面等),但无论如何,文艺复兴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发端。它既已轻轻启动了宗教文化控制人欲的闸门,就再无重新“关闸”的可能。它用“人的尺度”代替了“神的尺度”,使上帝的神殿摇摇欲坠。它既已复兴了世俗的科学,理智的发展便不可阻挡。

——摘编自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是一场更为深广、更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来代替封建等级专制。他们论证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和落后性,大力提倡建立“理性王国”。启蒙运动极大启迪了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在破除迷信、消除愚昧、弘扬理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启蒙运动还为未来社会设计了分权制衡、社会契约等制度和措施。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的发展的表现。
2023-07-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美国开国元勋们深受洛克、孟德斯鸠学说的影响,是富于远见的政治设计师,他们坚决摒弃君主专制的旧损式,另辟题径,把启蒙学者头脑中的“理想国”变为现实,这主要表现在(       
A.实行分权制衡B.废除黑人奴隶制
C.建立责任内阁时D.实行直接民主
2023-07-15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内容是清中期安徽县志中关于玉米种植的记载。由此可见,玉米种植的推广(     

名称

概况

绩溪县

乾隆年间,安庆人携苞芦入境租山垦种。

旌德县

嘉庆年间,种包芦者,都系福建、江西、浙江暨池州、安庆等府流民,租山赁种。
A.伴随人口流动B.削弱人身依附关系
C.加剧土地兼并D.促使主粮发生变化
6 . 明代嘉靖时期,在北方拒绝边境互市,在南方严格执行海禁。但到了万历时期,在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守护下,北方又“隆庆和议”,俺答汗以顺义王名义归附,南方有漳州月港的开海,使海盗变成了海商。这说明(     
A.政治制度弊端明显B.八股取士造成思想僵化
C.农耕经济封闭保守D.国家安全影响对外政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作为“上帝的使者”兼“文化大使”的耶稣会士,直接在中西双方架设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就来华的耶稣会士而言,当他们面对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国家统一,经济与军事实力相对较强大的东方大国,而明智地认识到,唯有遵循“恪守中国的法度”礼俗,方能有在华立足安身的机遇。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这些译著是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吸纳和摄取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源泉。与此同时,耶稣会士也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输入欧洲,儒家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极为深刻。入清以后,清帝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维护“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和“天朝上国”的地位,清廷竭力推崇明末以来逐渐形成的“西学中源”观念。1837年后,为清廷效力的传教士遂告绝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遂归于漫长的沉寂。

—摘编自马骏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曾经派遣使团来到中国,以期达到通商的目的,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一使团有关开商埠减课税的要求,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盛,没有与他国通商的需要。回顾两者的社会背景,英国此时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仍然留在封建社会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中。英国屡次派遣使团来华的过程中,都在觐见皇帝之时发生冲突,即三跪九叩之礼。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廷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开始了解、接受西方文化,更全面地关注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并使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转型。

—摘编自赵君尧《鸦片战争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学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西方文化态度的转变及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8年 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经控制东北,7%的土地和 86%的人口,正规军和民 兵共有100万人。国民党军队共 55万人,但被分割包围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沈阳、长春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这反映了(       
A.全国战略决战时机已成熟B.东北地区具备决战条件
C.国民政府忽视东北的地位D.东北地区群众基础良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者张海鹏提出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三点原则:第一,不能将其看作传统的农民起义,要关注其鲜明的近代风格;第二,不能全盘否定;第三,注重其推动历史的作用。下列史事符合第一条原则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社会财富B.抗击英法洋枪队执行反帝的任务
C.席卷半个中国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D.《资政新篇》提出新社会经济政策
10 .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窑所生产的青瓷,完全没有花俏装饰,造型简洁典雅(如右图)。但蓝色的产生对空气湿度有严格的要求。“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正是宋徽宗对汝窑天蓝色瓷器的感叹 。这反映出宋代汝窑(       

A.瓷器体现出理性之美B.瓷器烧制技术的高超
C.制瓷业得到政府支持D.制瓷业占据主导地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