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1995年,新疆尼雅遗址发现一处东汉夫妻合葬墓,男性墓主右臂绑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和弓箭、箭箙、短剑鞘等物品放置一起。这可以佐证(     
A.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往来B.阴阳五行学说开始流传
C.丝绸之路始终动荡不安D.西域织锦技术赶超内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时期近代军事学堂的设置情况(部分)

时间数量军事学堂名称
19世纪60年代1福州船政学堂
19世纪70年代1天津水师学堂
19世纪80年代6北洋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等
19世纪90年代10直隶武备学堂、江南陆师学堂等
20世纪初(1905年之前)14福建武备学堂、北洋测绘学堂等

——据甘少杰《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1840-192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近代军事学堂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其原因和影响。
3 . 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秘密成立,19位发起人中有16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参会的152名会员中有超过1/3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D.有利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 . 村落产生之后建有住宅、仓廪、地窖等建筑分区。如在半坡氏族聚落分区中,居住房屋和大部分经济性建筑,如贮藏粮食的窖穴、饲养家畜的圈栏等,集中分布在聚落的中心,构成一个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居住区,成为整个聚落的重心。这表明(     
A.农业在村落中占据重要地位B.村落出现后人们以定居生活为主
C.村落最早产生于中国D.村落为人们的防卫提供了保障
2023-03-05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5 . 宋代,常平仓等仓储制度是政府调控粮价的重要手段。此外,政府还经常运用多种方式调控粮价。例如,宋太祖曾通过免除税收的方式来推动粮食流通,进而稳定粮食价格;范仲淹在杭州任知州时曾用提价的办法使粮价回落。这说明宋代(     
A.重农抑商的政策受到了强烈冲击B.经济调控方式呈现灵活多样性
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农业产量提高D.粮食生产基本满足了民众需求
2023-03-05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史料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是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分配表。根据此图,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A.地方分权的趋势日益明显B.税收种类逐渐侧重于人头税
C.地方藩镇已完全失去控制D.两税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2023-03-03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1948年12月-1949年12月中国主要城市分类批发物价指数统计图(十三城市包括表中所列举城市外加太原、青岛与杭州)。由此可以看出(     
A.长江流域的城市物价相对平稳B.官僚资本仍掌握经济命脉
C.全国性稳定市场工作急需开展D.人民币尚未占领城乡市场
2023-02-24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派遣由军政要员组成的“中央观察团”到延安和陕甘苏区考察。中共给予观察团最高礼遇,仪仗队高唱“国共合作,打倒日本”军歌,举行了欢迎晚会。观察团考察了延安各机关、党校和部队等,受到军民热情接待。考察活动表明(     
A.中共竭力促成统一抗战大局B.国民党承认了中共合法地位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全面抗战开始推动国共合作
2023-02-24更新 | 22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0 . 【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惨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战争促使晚清留学教育结束了20多年的徘徊局面,以异常迅猛的态势展开。……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400余人、1906年的12000多名,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日热潮。留日热潮的产生归结起来,一方面与清政府“以敌为师”“师日制日”的留学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日本政府推行的“吸引”政策有关。洋务派的张之洞在1898年《劝学篇》中专设《游学》一章,论述游学日本的必要性。他指出,日本迅速强盛的原因在于有一批出洋留学的人才,他还列出了留学日本的五大优点。……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以“倍敦友谊”“代培人才”为幌子,采取“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以达到逐步控制中国的目的。

材料二   晚清大规模的留学日本热潮进一步打破了文化教育上的封闭状况,通过日本输入西学,介绍了先进文化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教育变革。更重要的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留日学生组织了政治群体,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1911年之前留学教育的最大成果来自留日浪潮,它直接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留日学生邹容、陈天华的著作《革命军》《猛回头》等为反清革命提供了精神武器,黄兴、宋教仁等成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此外,陈独秀、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鲁迅成为著名思想家,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贡献卓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凯、徐铁英《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留日热潮”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留日教育”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意义。
2023-02-1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