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全面抗战时期,众多青年学生不去投奔战时陪都重庆,而从天南海北争相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出现了“万重山,难险,仰望圣地上青天;延安路上人如潮,青年男女浪涛涛”的景象。“延安热”形成的原因在于(     
A.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B.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不断扩大
C.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成为广泛共识D.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的感召
2024-03-0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刑罚的演变】

材料一

内容出处
周道既衰,穆王眊荒,命甫侯度时作刑,以诘四方。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髌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盖多于平邦中典五百章,所谓刑乱邦用重典者也。(墨、劓、髌、宫、大辟都是残害肢体的肉刑)《汉书·刑法志》
汉文除肉刑,善矣,而以髡笞(kūnchī剃去须发,鞭打身体)代之。《文献通考》
及隋唐以来,始制五刑,曰笞、杖、徒、流、死。

材料二   宋朝刑罚体系基本沿袭唐制,在此基础上又新创折杖法以示宽刑。充军刑在明朝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是强制犯人到边远地区屯种或充实军伍的刑罚,次于死刑而重于流刑。清朝法律将定型于隋唐并沿用至明的笞刑和杖刑进行了改革,即将笞刑与杖刑的刑具统一改为竹板并减少刑数。刑法的改良,起于清末的改订旧律。其时改笞杖为罚金,以工作代徒流。后来定《新刑律》,才分主刑为死刑(用绞,于狱中行之)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五种,从刑为没收、夺公权两种。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汉初刑罚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隋唐至清代刑罚的演变趋势,并加以评价。
2024-02-29更新 | 192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1875年,清政府正式同意对外遣使,这改变了自1861年以来长达十四年的只有外国驻华公使而没有中国驻外公使的不正常状态,使原来“彼有使来、我无使往”的单轨道变为“有来有往”的双轨道。这说明当时的清政府(     
A.废除了传统的宗藩体制B.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与列强建立起平等关系D.逐步发展近代外交体系
2024-02-28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4 .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关系进入蜜月期;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不断恶化;1989年5月,中国邀请戈尔巴乔夫访华,双方宣布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影响中苏关系的根本因素是(     
A.两国经贸关系的变迁B.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C.国际形势的不断紧张D.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2024-02-25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5 . 明代晚期出生于湖北公安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文学成就卓著,史称“公安三袁”。他们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性灵说”,力挽复古颓靡之习气,开一代文学之新风,为嗣后三四百年间绵延不断的文学革新思潮揭开了宏大序幕。明清性灵文学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播B.明清社会的进步与转型
C.“文以载道”思想的传播D.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024-02-24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学者研究《逸周书》得出以下结论。据此推断,敦国和服国的划分(     
在被周武王征服的各国之中,有敦国和服国两种国家。敦国指原来与殷有亲密关系又被周所灭之国,其君主或被杀害,或被流放,可能其部族国家也完全解体。服国则是在周讨伐之前已与殷断绝关系的国家……很可能上自最高统治阶层开始,部族传统的统治机构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A.体现了一种政治服从关系B.与血缘关系亲疏紧密相关
C.继承了商代的内外服制度D.蕴含着华夏民族认同观念
2024-02-24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影片《救济中的爱》由于揭示了大萧条年代的黑暗而最初未能通过保守党政府审查,保守党还围绕丘吉尔进行英雄主义叙事,塑造“丘吉尔式神话”,对抗和稀释大萧条记忆。英国保守党此举试图(     
A.建构服务于自身的历史记忆
B.号召民众全心投入福利国家建设
C.利用多种手段打压敌对势力
D.通过塑造英雄形象实现国家崛起
2024-02-11更新 | 48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展览中,美国构建了“富足、变革、技术精湛、文化多元”的形象,甚至将厨房都打造为技术进步和消费富足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美国(     
A.逐步实现共同富裕B.刺激消费提振经济
C.维护美元霸权需要D.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024-02-08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79年,四川广汉向阳公社成立工业公司,对社办企业实行集资联办,选举、聘请干部,经济效益与生产经营直接挂钩。这一举措(     
A.丰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B.为国企改革积累了经验
C.事实上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D.协调了当地的产业结构
2024-02-08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0 . 1923年底,冯自由、谢英伯等国民党右派对“容共”持绝对反对态度;1924年6月,张继、谢持等人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弹劾共产党案》;1925年1月中旬,以冯自由为首的极右派组建“国民党海内外同志卫党同盟会”,要求孙中山执行反共政策。这一系列举动(     
A.导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B.映衬了民主革命道路的艰难
C.是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体现D.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走向反动
2024-01-26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