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近年来,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速转型,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电动汽车行业。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1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不到4万辆,2022年突破1000万辆;2020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比例不足5%,2022年达到14%。这反映了(     
①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势   ②世界大国能源竞争愈演愈烈
③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   ④交通出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昨日更新 | 5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A.骨制凿刀B.燧石石器C.碳化稻粒D.彩陶残片
昨日更新 | 70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数次东巡,“群臣诵功,请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铭。这些铭文叙述了秦始皇因六国“贪戾无厌,虐杀不已”,于是“禽灭六王”“平一宇内”,实行了“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政策;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专隆教诲”“忧恤黔首”,官员“各知所行,事无嫌疑”;“六合之内”出现了“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男女礼顺”“莫不受德”“承顺圣意”的景象。

——据《史记》等

材料二   公元14年罗马帝国首位皇帝奥古斯都去世,其生前自述被铭刻于陵墓入口处,主要内容为:奥古斯都“恢复了为派系势力主宰的共和国的自由”,平定高卢、西班牙等地战乱;多次为罗马平民发放金钱和粮食,“举办角斗表演”;复兴罗马传统,“修复了八十二座诸神之庙宇”;“解除了海上的海盗威胁”,“将罗马人民的所有行省”的边界扩大了。铭文强调奥古斯都的最高权力源于元老院和罗马公民的授予。该铭文后被诸行省传抄。

——摘编自张楠、张强《<奥古斯都功德碑>译注》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秦始皇刻石与奥古斯都功德碑呈现的帝王形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刻石与奥古斯都功德碑出现的共性原因并说明两者共同的史料价值。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兴起并成为一门产业。民众仿效16世纪以来贵族“欧陆游学”传统,参观英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访文学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

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乔叟、斯宾塞等众多作家的墓碑或纪念碑,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还将文学作品视为“旅游指南”,前往伦敦、罗切斯特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随哈代想象出来的人物的活动轨迹游览他们的故土”,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莎士比亚之乡”“哈代之乡”“司各特之乡”等英国文学之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摘编自(法)马克布瓦耶《1621世纪西方旅游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受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

——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6 . 如图是刊登在1909年《图画日报》上的系列寓意画。

该系列寓意画反映了(     
A.国人振兴经济救国强国的愿望B.一战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
C.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D.清政府解决财政危机的信心
7日内更新 | 5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自称“国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义的统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经济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时,他又对官员说:“你们绝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事必须直接通报我”。这种统治风格体现了(     
A.平民主义与贵族传统的结合B.科学精神与神权主义的融合
C.启蒙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杂糅D.激进思想与保守主义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末,非洲共有200多个地区合作组织。1991年召开的第27届非统首脑会议签订了《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规定在34年内分6个阶段逐步建立非洲共同市场和非洲经济共同体。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非洲的联合B.非洲加快政治经济一体化建设
C.非洲国家探索整体发展的道路D.世界多极化开始影响经济领域
2024-05-21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告中的历史

1923年饭店服务生出身的定海人周祥生在上海创办祥生车行(英文名“Johnson”),经营出租汽车业务。1932年祥生车行更名为祥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额定股金10万元,周祥生入股6.5万元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祥生公司成立后,周祥生花十根金条买来原电话公司自用号码40000,打出“四万万同胞,拨四万号电话”的广告,一举打败最大竞争对手美商云飞汽车公司,周祥生也就有了“出租车大王”的美称。但好景不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祥生公司便衰落下去。

            祥生公司的广告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提炼材料信息,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14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3)(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雅典悲剧家阿里斯托芬借助《吕西斯特拉特》,提议“把热衷在公民大会上争吵的人,把那些暗地里相互勾结、阴谋夺权的人,统统砍去脑袋,接纳外邦侨民进入雅典公民”,这样才能拯救城邦。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雅典(     
A.城邦政治运行不得民心B.寡头政治陷于混乱
C.公民大会的权力衰减D.民主政治弊端暴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