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0 道试题
1 . 1940年起,如何保障和平的讨论在欧洲多国展开,其中“国家主权是战争的根源,只有成立一个共同的联邦才能避免战争”“英法联合!创立一种两国共同的公民身份,执行共同的殖民地政策,以及在政治上推进两国议会的共同决策”的倡议得到了众多社会人士的认可。这些倡议(     
A.为战后西欧联合提供舆论支撑B.印证欧洲内部利益日渐趋同
C.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D.旨在巩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外学界持续关注了人民政协制度,下面是国外学者关于人民政协制度的研究情况及研究视角。

·新中国成立初期:预测政协的影响,辨析新中国与苏联在国家形势上的异同。

美国学者施泰纳认为中共建政之初,出于迫切巩固革命时期形成统战同盟的需要,人民政协被看作“临时权力机关”,主要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中潜在的同盟力量以扩大新政权的社会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强调中国政治发展的本土特征,强调田野调查和第一手资料在中国研究中的重要性。

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政党代表性,象征着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人民政协具有强烈的政治(社会)精英代表性;人民政协具有一定的新兴社会阶层代表性。

·21世纪以来:对中国政治制度及其韧性进行讨论,对人民政协的研究呈现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特征。

浙江省温岭市自发产生的“民主恳谈会”这一民主形式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华裔学者何包钢就曾提出,温岭基层乡村的协商民主实验是否能够影响顶层的“两会”制度设计。

——摘编自金文《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外学界关于中国人民政协制度研究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人民政协制度为何能引起国外学界的持续关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看待国外学术界对中国人民政协制度的认识。
3 . 苏格拉底与好友克里同争辩是否应越狱时指出,“不要太顾虑大众的意见”,“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守与我们对什么是正义的、值得过的生活达成的协议”。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强调自由与美德的崇高价值B.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精神
C.主张政治精英管理国家事务D.批判直接民主的非正义性
4 . 1915年反日运动的中心口号是“救国”“勿忘国耻”,五四运动则以如何拯救山东为核心议题。 而“五卅”本是一桩影响范围较小的常见涉外惨案,但却以“亡人”危机为口号,掀起了比之前两者规模更大、参与阶层更广的“集体行动”。这一现象反映出(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B.民主革命任务发生改变
C.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D.革命领导阶级走向成熟
2024-02-20更新 | 25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1066年,法国人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之后,将法语和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英法在百年战争之后,英格兰本土民众、官方文件以及学校教育完全使用英语。这表明,当时英国(     
A.王权得以持续强化B.基层治理趋于规范
C.民族意识得到加强D.民族独立得以实现
2024-02-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显示,这个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项中国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于此。当时的社会由“满天星斗”式的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广域王权国家时期。该考古遗址是(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二里头遗址D.良渚遗址
2024-02-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因“现当整齐币制之际,亟赖设有银行,为推行枢纽……采择其紧要诸斌,参以中国情形”,于是自1905年起,政府特设户部银行作为国家银行,户部作为直接管理者,后发展为大清银行。1928年,中央银行行长呈请财政部创办中央银行,强调这是“贯彻钱币革命,以解决财政问题”、解决“关款存放”问题和紧急情况下调剂金融的需要。同年11月,中央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财政部长宋子文兼任中央银行总裁。1934年,政府明确规定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部分职能,即中央银行对存储银行存款设保管库并予之担保。而由于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国有银行始终履行着中央银行在货币监管、金融监督等方面的职能。

——摘编自常雷峰《近代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材料二   1913年,美联储正式成立,其根本目标是维持金融稳定,通过提高贴现率来缓解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以应对19世纪末以来商业银行破产倒闭风潮。羙联储作为中央银行,直属于国会并对国会负责,银行领导层人事也由国会任命,独立于政府,直接保证了中央银行与政府财政间的适当距离。1935年《银行法》修订了《联邦储备法》,要求美联储在考虑“国家总体信贷状况”的情况下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并广泛听取工商、金融等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对国际金融形势进行评估、预测,拟定货币政策预案。大萧条时期,高失业率引发美国经济社会动荡,美联储对金融稳定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维持充分就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摘编自边卫红《美国中央银行制度演进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近代中国,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不同之处,并谈谈其对现代中国银行发展的启示。
8 .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的贸易从原来高额关税政策逐渐向“非关税”政策倾斜。1989年,美国以“未能充分有效地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和拒绝那些依靠知识产权的美国公司进入市场”为理由,将25个国家和地区列入观察名单,对其贸易进行审查。这一变化反映出(     
A.贸易保护主义趋于衰退B.经济全球化主导国际关系
C.国际竞争呈现出新趋势D.国际经济缺乏制度化规范
2024-02-19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漫画家汪子美1946年11月创作的漫画《如此互惠》。该漫画折射出(     

A.国民政府成为美国侵华工具B.官僚资本主义的迅速膨胀
C.美国与中国经济依存度增强D.美元体系的霸权主义本质
2024-02-19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波斯、马其顿亚历山大和罗马所建立的都是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它们都由蕞尔小邦发展起来,经历了从小到大、从边陲到中心、后来者居上但又终究分崩离析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     
A.国家治理难以适应扩张需要B.内部缺乏稳定的经济联系
C.帝国之间对外武力征服激烈D.当时的国际局势复杂多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