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吴国封地郭郡所管辖的皖南地区,铜矿储量丰富,且铜质优良。《史记》还记载,“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这可以佐证汉初(     
A.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B.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C.中央集权存在重大隐患D.外儒内法理念影响地方治理
2 .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针对“抽点中男入伍”的问题多次下发文书,时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始终“不肯署敕”。太宗即使当面讯问魏征,也无力改变其态度,只得作罢。这表明当时(     
A.程序正义得到尊重B.君主权威遭到削弱
C.三省分工较为明确D.施政强调以民为本
3 . 如表是1921年11月23日顾维钧代表向华盛顿会议递交的一个中国提案的内容。该提案体现了当时中国(     
(一)请于若干时间以后,复还中国税则自由权。此项时间之多寡,应行酌定。
(二)请于此项时间以内,准许中国收取至高之价,并有全权区别需要品与奢华品以及其他各品。
(三)请自一千九百二十二年一月一日起,增收至百分之十二分半。
A.积极开展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斗争B.为本国民族工业争取了有利环境
C.提升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际形象D.滞缓了欧美国家商品倾销的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检查户口、劝课农桑的基层组织是乡里,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设里正一人,且用“坊郭户”来称呼城市居民,但未单独设立户籍。宋代分别设立“坊郭户”户籍和“乡村户”户籍,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唐到宋的变化反映了(     
A.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户籍管理趋于严密D.国家财源不断拓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宪法规范用语方面,“八二宪法”重视用语的法律化,避免了“七五宪法”“七八宪法”两部宪法中的政治术语或词语以及领导人的语录式的表述,保证了法律语言的规范性,且在内容的表述上也更为明确和具体。据此可知,“八二宪法”(     
A.体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B.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C.开启了我国法制化进程D.具有超越时代的适用性
6 . 《宋朝事实类苑》中有记载:福州有一老媪,善酿美酒,士人们常到她那儿喝酒,并为这家酒店写了一个酒望子(酒店招牌)诗:“下临广陌三条阔,斜倚危楼百尺高”,自此“酒售数倍”。这反映了(       
A.官府鼓励商品贸易B.商品销售手段多样
C.士人投身商业活动D.文学与商业的融合
7 . 公元9世纪,基督教势力开始迅速扩张,教会法不仅掌控着宗教世界,同时也伸向了世俗社会。“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激发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圣经》中诚实公正的观念、自由人权的理念、社会契约和自然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也与宗教的新潮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这表明(       
A.基督教是西方近代法律的源头B.启蒙思想理论源于基督教经典
C.西方民主制度建立得益于教会D.宗教文化影响近代法律的面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晚期,耕地轮荒农作制逐步向土地连种制过渡。到了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方“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农业作物品种日益丰富B.农业生产向精细化发展
C.北方普遍实现一年两熟D.集体劳作形式彻底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牡丹亭》是明朝中期作家汤显祖在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浪漫主义作品,它鲜明地体现了反礼教和理学的进步倾向,在“情”与“理”的冲突中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叛逆色彩的杜丽娘形象。《牡丹亭》这类作品(     
A.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志趣B.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C.再现了明朝的社会现实D.彻底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
10 . 东汉班固创作《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西都”指西汉都城长安,“东都”指东汉都城洛阳。唐文宗太和年间,李庾作《西都赋》、《东都赋》,写长安与洛阳,成了唐代少见的大赋。下列关于汉唐时期长安、洛阳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将都城迁到洛阳②东晋的法显从洛阳出发到天竺取经
③隋炀帝时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④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