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英国建立济贫制度,以教区为单位实行救济。1911年,自由党制定《国民保险法》以缓解济贫制度带来的危机。具体做法是国家出面组织社会保障,具体操作者是各种社会团体。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很小。1946年福利覆盖范围扩大到全体国民,并由国家承担社会保障的一切责任。后来历届政府不断加以补充完善,国民的生活标准不断提高。为维护福利制度的运作,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税收也越来越高。当支付福利制度的资金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时,就会形成一种阻力,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杜鲁门时期颁布了提高最低工资的法令,政府的福利开支也从1927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1960年的970亿美元。1964年,总统约输进宣称“无条件地向美国贫困开战”。国会通过了《经济机会法案》,设立经济机会局,组建服务志愿队,为穷人改善居住条件、健康及教育提供支持。约翰进时期美国财政赤字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然而,福利国家的覆盖面过广,使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努力的人会变得富有,懒惰的人将承受苦难-发生动摇,导致人们缺乏工作的动机,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也并没有因福利覆盖范围的扩大而明显改变。

——刘守旭《1973年-1975年美国滞胀危机成因分析》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建立了新中国,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2012年底,党中央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党中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2017年,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225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福利国家发展历程体现的共同特点,并分析英美福利国家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完成消除绝对贫困任务的重大意义。
2021-12-29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备考诊断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敦煌莫高窟,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的樊锦诗来到敦煌,从此扎根大漠40余年,潜心敦煌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工作。她主持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是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为其它石窟寺遗址考古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借鉴。她积极推动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促成《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颁布。她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带领团队花了20年的时间做成了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先后上线了中英文版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其资源不仅应用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而且使敦煌艺术走出国门。目前数字敦煌资源网的全球访问量已超过7000万人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就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同年,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摘编自《敦煌的召唤,一生的归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樊锦诗为敦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樊锦诗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 .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阅读上述材料,进一步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体会其时代价值。

4 . 复兴铸就辉煌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2)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哪些理论和思想请举出一例。
2022-09-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东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代的大一统规模超过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元朝“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和急递铺系统。……元灭南宋后,为征调南方财赋以供京师之需,进行了疏通漕运和开辟海运的工作.

——据袁行沛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采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来解决民族问题,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时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这一重要论断重申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揭示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要义,为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摘自国家民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列举1949年以来的相关法律文件,以及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相关思想原则,说明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2-11-1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这是基于(     
①经济全球化能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②经济全球化能推动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均衡
④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0701日)


结合改革开放史,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史论结合)
8 . 下表所示为2019年我国主要领导同志所参加的部分外交活动。由此可知,新时代我国外交(       

时间

外交活动

3月

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

4月

李克强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6月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6月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

11月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11月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

12月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李克强出席


A.积极践行多边机制B.重视睦邻友好关系
C.遵循和平共处理念D.具有南北协调合作
2022-06-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市、汝州市、漯河市2021-2022学年高二6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下表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部分伟大精神。

精神名称精神内涵(关键词节选)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理想信念,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选择其中两个(组)关键词,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所选关键词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关键词及相关精神;论证充分,逻辑清楚。)
10 .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1919年,全国新增资本至少有1.3万亿,超过辛亥革命前50年投资的总和。对外出口也有大幅增长。中国的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造纸、卷烟等轻工业以及冶金、采煤等重工业都有较快发展。

辛亥革命前,中国的产业工人有五六十万人,到1919年已经增至200万人左右。此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大约1200万人。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他生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事业。在他身后,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讲话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指出其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关系。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辛亥”年最典型的革命事件。简述“孙中山先生未竞事业”的含义,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完成其“未竞事业”的标志。
2021-05-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