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十分关注中国是否出兵朝鲜。但直到第二次战役,美国对中国出兵的相关情报一直是错误的。19501018日,彭德怀发给志愿军的命令是按照预定计划进入朝北作战……渡江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4时即停止,5时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等,使美国政府对中国是否出兵及出兵规模上出现了判断失误。美国军事领导人认为中国不会卷入朝鲜战事最重要的原因是,苏联暂时不打算使这场局部战争扩大为一场全球性战争,完全没有考虑到美军越过三八线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作为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虽然他几乎不了解中国馆军队或他们的军事原则,但是完全漠视中国馆士兵的存在

——摘编自邓峰《美国军事情报部门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

材料二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第一反应竟是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自国共内战开始以来,美国至少在表面上保持了对中国内政的不干预的立场……同样,中共虽然宣布了一边倒的方针,但也没有存心针对美国采取任何特殊的外交行动。而美国对台湾的行动,在毛泽东看来,就等于对美国对中国宣战。1949年夏天,刘少奇秘密访问莫斯科时,中苏两党就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在国际革命中应有分工。斯大林希望中共今后多分担一下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方面的帮助,应当履行对东亚各国革命所承担的责任。而现在朝鲜革命真的遇到麻烦了。在麦克阿瑟叫嚣要打过鸭绿江和下令空军对鸭绿江沿岸中国领土进行轰炸,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如果让朝鲜在中国建立流亡政府,并将残部撤往中国,可能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并让斯大林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军队进入东北的可能。因此,归纳起来,当时流行的一句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十分贴切的反映了毛泽东对出兵问题的全部考量。

——摘自:《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

材料三   对抗美援朝战争,习近平说,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这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

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包括美国、苏联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

经此一战,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军事经验。

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摘编自2020年习近平《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军事情报部门对中国出兵朝鲜做出错误评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区借助较早解放以及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占有突出的经济地位。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北地区不仅工业快速发展,而且以资源开发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并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全国领先地位。改革开放后的东北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拐点。其经济优势逐步丧失,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对减缓。1978年至2017年,东北三省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1%,而同期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5%。到2017年,东北经济规模占全国总规模的比重降到6.7%,这表明东北地区变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摘编自乔榛、路兴隆《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材料二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时指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的组织路线。

—摘编自段炼《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逐渐失去发展优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现东北振兴的历史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敏,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0年底,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在倡导和推动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于敏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及设计,领导工作组废寝忘食地计算,从一张白纸开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于敏隐姓埋名,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工作中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82年于敏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812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9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选自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敏20世纪60年代投身核武器研究工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敏先进事迹中所体现时代精神品质。
2023-04-2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0701日)


结合改革开放史,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是欧洲霸权地位的衰落以及美国和俄国影响力的加强。战后,英、法等传统大国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主导新的国际秩序,于是,全球性的大国协调开始了《凡尔赛和约》及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持续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与时俱进,应对挑战。冷战结束以后,在实践中,中国抛弃了美苏冷战关系模式,创造性地走上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新时代中国发展大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主张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摘编自高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这几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有时候还来势汹汹。但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这股逆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开站出来予以抵制和反对。中方始终认为,多边主义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基石。只有坚持多边主义,国际关系才能逐渐实现民主化,国际格局才能逐步走向多极化。我们将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继续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一边,站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一边,与各国一道,本着多边主义的理念,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摘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201939日两会记者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的大国协调”通过什么会议完成?该会议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的哪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并概括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经验。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应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总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新“力量中心”。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将如何维护多边主义?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3-08-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见面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武汉三镇(汉口、汉阳与武昌)得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其中汉口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1862年汉口设立海关。1867年对外贸易额仅3500万海关两,1902年达10.32亿海关两。1889年,张之洞在汉阳兴建“汉阳铁厂”,1893年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1898年又创办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1906年,浙江商人宋炜臣等人筹办了“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供水人口约10万。

——摘编自刁莉《九省通衢的近代汉口》等

材料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部分)成就数据表   

类别 20012020
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4.3%14.7%
制造业增加值3.5万亿元26.6万亿元
服务出口额3243亿元1.9万亿元
对外直接投资额570亿元1.1万亿元

——摘编自薛荣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回顾与展望》等

材料三   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摘自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武汉三镇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20世纪以来典型史实对“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进行论述。(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结构完整)。
2023-04-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启动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7 . 政治·法律·教化

材料一     秦朝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妥善划分地方行政层级,有效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并对地方官员权力实施监督。

第二,处理好郡县与分封的关系。

第三,中央权威、政令畅通是必备条件。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材料二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新大陆的发现和宗教改革,使欧洲出现了主权国家并存的局面。之后,各国的交往也日益增多。所有这些都为近代国际法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新大陆的发现,对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起了直接推动作用。地理大发现在国际法中提出了新的课题。许多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所谓无主地的取得及其相关联问题,引起了一系列的争执。同时,新大陆的发现也促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世界商业联系不断扩大,商品货币关系不断加强。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从而为近代国际法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国际法产生的背景。

材料三     宋朝和明朝的乡约

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儒家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这一时期,理学家们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投身基层教化,吕大钧兄弟四人在家乡蓝田创立的《吕氏乡约》,成为乡约教化乡里的范本。该乡约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总纲。并规定:“年高有德、堪身体力行之人是可能被推举为乡约正副的基本条件,即声望和学识是乡约凝聚力之形成的基本要求,其主要任务是扬善惩恶,对乡里社会实行教化,在乡里社会提倡互敬互爱、患难与共的淳朴社会风气。”

各州县做竖牌十面:凡不养父母时常忤逆者,牌书“不孝某人”。尊长无礼,牌书“不义某人”。偷鸡摸狗,牌书“做贼某人”。生事殴人,牌书“凶徒某人”……各用大字钉于本犯门左,每会跪约听讲,街民不与往来。约长等劝令同约完成纳粮的任务,劝戒同约维护地方安定。

——山西巡抚吕坤《乡甲约》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宋朝和明朝乡约的特点,并说明乡约发展的趋势。

材料四     新中国主要法律制定表:

时间主要法律文件
20世纪50年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改革开放后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20世纪90年代到
21世纪初
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中共十八大以后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202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对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进行解读。
2023-01-1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1919年,全国新增资本至少有1.3万亿,超过辛亥革命前50年投资的总和。对外出口也有大幅增长。中国的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造纸、卷烟等轻工业以及冶金、采煤等重工业都有较快发展。

辛亥革命前,中国的产业工人有五六十万人,到1919年已经增至200万人左右。此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大约1200万人。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他生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事业。在他身后,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讲话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指出其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关系。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辛亥”年最典型的革命事件。简述“孙中山先生未竞事业”的含义,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完成其“未竞事业”的标志。
2021-05-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道之行,天下 为公;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以和为贵......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绵延而传承至今。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文明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3-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代的大一统规模超过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元朝“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和急递铺系统。……元灭南宋后,为征调南方财赋以供京师之需,进行了疏通漕运和开辟海运的工作.

——据袁行沛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采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来解决民族问题,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时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这一重要论断重申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揭示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要义,为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摘自国家民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列举1949年以来的相关法律文件,以及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相关思想原则,说明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2-11-1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