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廷枢在筹备开平煤矿时说:夫取天地之利,济民生日用之需,寰中之宝藏已兴,海外之漏卮渐塞,诚属富强要术。(下图为光绪七年(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实物股票。图中文字为“开平矿务局为给股票事,奉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李鸿章),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札饬筹办等因在案。当经本局议定,招集股银八十万两,分作八千股,每股津平宝纹银一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俟见煤铁之后,所得余利按股均分,并给股折……。”)


材料二   官僚指有权势的官员,并不包括一般的政府办事人员。官僚资本是官僚与财产的结合。在这些企业中,政府的利益和财产已经同官僚私人的利益混为一谈,难以区分。民国时期的官僚资本,除了政府高级官员本人直接从事或投资企业之外,他们本身不直接出面,而以其亲属投资举办公司即所谓“裙带资本”,由于权势与财势紧密结合,并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王建朗、黄志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开平矿务局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给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类企业的创办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指出官僚资本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极为重要影响”的主要表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宋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

三公九卿制丞相百官之长,助理万机,辅助皇帝
内外朝制形成皇帝亲信构成的内朝与丞相为首官僚机构的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集体决策,相权一分为三
二府三司制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并设枢密使、三司使管军事、财政

材料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中说:“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明朝监察机构的范围广,人员品级低,但权力极大。在这个庞大的监察网络中,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分别负责中央与地方的监察,通称科道两衙门。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虽只是正七品,却能查看中央六部的重要文书案卷,六部所有重命令都要经过他们审核,有助于皇帝对六部的控制。全国十三道监察御史也仅正七品,但权力监察到上至总督巡抚三司,下县令,犹如钦差大臣。监察御史在组织形式上虽隶属于都察院,但行使职权时却不受都察院控制,可以直接向皇帝负责。“使一县之众必由于令,一郡之众必由于守,守之权归于按察,按察之权归于天子”。除此还有令人谈虎色变的东厂锦衣卫,则独立于各司法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可以直接逮捕审讯,生杀予夺,权力空前强大。


(1)仔细梳理表格内容,指出中央政治体制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主要目的。
(2)清史家赵翼说“明朝是中国传统政治之再建,然而恶化了。”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其理由。
2021-11-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仔细阅读下表内容。表格反映,20世纪60至80年代
1968尼克松在大选中承诺将打压日本对美纤维出口
1969美日纺织品谈判
1971.8尼克松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
1972.1美日正式签订《美日纺织品贸易协定》
1976.6美日约定特殊钢进口配额限制
1977.5日美就钢铁制定《进口最低限价制度》签订《维持市场秩序协定》
1981.2美国参议院提出对汽车实行进口限额的方案
1981.5日本政府同意对汽车实行自主出口限制
1985.6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提交301条款申请
1985.9美日等国签订《广场协议》美元对主要货币实行贬值。
1985.11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日本公司对美国半导体产业构成威胁
1987.3里根宣布对3亿美元半导体征收100%关税

A.日本政府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B.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摩擦比较频繁
C.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下经济获得高速发展D.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后美日分歧加大
2021-11-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为“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并为此规定和维持某些销售条件,从而重新规定对农民的价格水平,使农产品的购买力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资金短缺B.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C.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以促进农业生产恢复D.兴办集体农庄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2021-11-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周礼·考工记》记载:“国有六职……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由此可见当时
①丝、麻是主要的纺织原料   ②妇女的纺织生产地位重要   
③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④手工业附属于农业之中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1-11-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化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图1使用的印刷技术和图2毕昇的发明分别是什么?与图1印刷技术相比,图2印刷术的进步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科技发展的方向做了怎样的调整?对此,邓小平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概述这一论断提出的重大理论意义。
2021-11-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学者陈平原在一本著作中用“花开春日”、“集会天安门”、受气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夜囚警察厅”等五个场景还原了某场运动的原貌。这场运动
①学生是游行的主力   ②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口号
③地点发生在上海   ④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A.①②B.①②④C.①④D.①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乔治三世(17601801英国国王),在位期间力图恢复某些已推动的君主权力,建立其个人统治。结果遭到内阁的抵制。腓特烈·诺斯(17701782英国首相)在写给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在这个国家,王座上的君主不能反对下院深思熟虑的决定。陛下的前任君主们……曾不止一次地被迫违背自己的意志而屈从议会的决定……他们的让步从未被视作不体面,而是被认为是他们明智的标志。” 乔治三世晚年曾哀叹:他被迫放弃一切据以行动的原则,成为“奴隶”。他个人统治及其倒行逆施政策的结束,为工业革命和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重大政治障碍。议会君主立宪制从此巩固,英国经济从80年代起开始“起飞”。

――编摘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君主立宪政治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一政治制度确立与巩固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1788年,为了纪念“光荣革命”100周年成立了一个“革命协会”,协会成员宣称:1688年“光荣革命”的原则并不是妥协,而是人民主权的思想。1789年,该协会的普莱斯又在一次演说中指出,“光荣革命”已经宣布了自由的人具有下列一些最重要的权利:良知即信仰自由的权利;反抗暴政的权利,特别是挑选他们自己的统治者的权利;拒绝执行统治者的错误言行和组织他们自己的政府的权利。

――编摘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2)阅读材料二,你觉得哪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与材料最贴切?说出他阐述这一思想的著作。并概述他的主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1-11-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温近百年中国政治思想史,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道路。

材料一: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上,在中国的出路问题上,曾有过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虽然“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但是在中国近代探索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出现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破产,中国需要新的建国方案

事件内容
1921年中共一大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7年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建立工农兵手工工人城市贫民代表会议政府”
1935年瓦窑堡会议
1936年9月
把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
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为基础联合各革命阶级)
1945年中共七大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949年政协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义即人民民主义国家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1935-1936年共和国方案变更的原因?依据材料一、二,结合中国革命历程,谈谈你对近代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认识。
2021-11-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继承孔子的仁的思想,而有所发展……他认为,首先要使民有恒产,要使八口之家有百亩之田,打了粮食可以吃饱,养了家畜可以吃肉,种桑养蚕可以穿衣,还要有学校宣传孝父母、尊长者的道理。这样,他们也就会“死徙无出乡”了。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使国家强大起来。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概括材料一中描绘的生活状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铸刑鼎”是春秋时期宗法贵族减弱了气势,新的地主阶层兴起的背景下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百姓公布……让老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了法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也打击了贵族特权,使贵族不能利用刑律的私密随意处置老百姓。这无疑是进步的法制理念。


――编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国子产“铸刑鼎”出台的社会背景。与此时期相近的古罗马,元老院颁布了类似的法律。指出这部法律的名称及其历史价值
2021-11-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