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认为,民众是“肮脏的暴民”;有人说:“我们过分民主了……我们怕在另一极端走得太远了吧”;还有人认为“让我们把政府来源于人民这个事实作为一一个原则确立起来吧,但是要迫使人民认识到,他们没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据此可知,制宪会议(     
A.推崇思想自由B.反对主权在民C.主张共和政体D.防范普遍民主
2023-01-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英国下议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坐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该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民主的保障与有限B.政党的对立与竞争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阶层的分化与较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在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毛泽东的这一观点(     
A.错误分析了中日双方的战争态势B.过分乐观估计了中国的战争形势
C.鼓舞了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表达了中国速战速决的抗日方针
4 . 胡适评价五四运动时说:“学生运动必须注意到培养能自由独立而又能奉公守法的个人人格。一群被人糊里糊涂牵着鼻子走的少年人,在学校时决不会有真力量,出了校门……也只配做顺民,做奴隶,而已。”胡适旨在(     
A.讽刺学生的麻木顺从B.赞扬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C.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D.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5 . 清帝退位后,《顺天时报》曾评价道:“太后力排二三王公之反对共和论,独使皇上让政,以泯南北官民两军之战祸。其识能洞见世界之趋势,其公足与唐虞媲美。”以下观点最符合《顺天时报》主张的是(     
A.清帝退位依赖太后的力量B.清帝退位顺应国内外形势
C.慈禧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性D.清帝退位受国人普遍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1年,清朝颁行内阁官制,内阁设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及外务、民政、度支、学务、陆军、海军、司法、农工商、邮传、理藩10个部。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的官制设置基本也是这样的架构。这说明(     
A.清政府为近代行政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中华民国建立徒有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变化
C.清末新政已经从根本上触动封建专制体制
D.中华民国政府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新的建树
7 . 宋代考试官从受命之日开始,直到放榜之日,一直被锁宿于试院,试院天数视考官人数和试卷多少而定,有时长达两个月之久。这种锁院制度(     
A.杜绝考试不正之风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权力
C.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D.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僵化
2022-12-3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朝曾经有-项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的制度,即宰相入宫内议事时,必须有谏官跟随,预闻政事,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该项制度的出现说明唐朝(     
A.具有一套完善的监察体系B.有效地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谏官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D.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胡汉民提案的《训政纲领》通过后,国民党公开声称:“在人民未经政治训练及未完全了解实行三民主义以前,唯有党能代表全国人民负建国之大任”,“以中国国民党独负其责,领导国民,扶植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而使之发展,以入宪政之域,固至为明显”。这反映出(     
A.人民的民主意识淡薄B.国民党意图大权独揽
C.训政违背孙中山初衷D.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
2022-10-31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体育项目众多。马球运动在开封有游玩的场所,蹴鞠运动广受欢迎,还出现了蹴鞠的社团“齐云社”、“圆社”。“瓦舍”里有各种体育表演活动,如相扑、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射弓、使棒等。体育运动的兴盛反映了,宋代(  )
A.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崇文抑武之风盛行
C.世俗文化成为思想主流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2021-11-23更新 | 383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