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康熙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与他的子孙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一百五十年的“康乾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年龄主要事迹
16541生于紫禁城,姓爱新觉罗,名玄烨
16618玄烨即位,改年号为康熙
166714亲政
167320吴三桂反于云南,“三藩之乱”爆发   
168128清军进军云南,“三藩之乱”最后平定
168330任用施琅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
168431
168532第一次雅可萨之战
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037清军打败噶尔丹于乌兰木通
169643 亲征噶尔丹,昭莫多之战
171360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
172269病逝于畅春园寝宫

材料二   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

——摘编自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
(2)指出材料一表格中的①处的主要事迹和②处的时间,根据材料一,概括康熙帝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所采取的举措。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所开创的“盛世王朝……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的原因。
2022-11-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洋务运动期间推行的重要举措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以推知
时间事件
咸丰十一年(1861年)恭亲主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
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派军官赴德国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A.崇尚西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B.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发展近代工业以自强
D.洋务运动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乾隆帝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史实
1737扩大军机大臣人数,军机章京由原来的十人扩充至十六人,满汉各半,军机处处理事务日益增多
1738举行耕藉礼(古代帝王亲耕田地的礼仪制度)
1740重辑《大清律例》,修成《大清一统志》
1750赐宴准噶尔使尼玛宴
1757规定与西洋贸易仅以广州一处通商
1759继续扫除大小和卓木叛乱,天山南北路底定
1760于伊犁兴办屯田
1762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路
1770下诏普免全国额征地丁钱粮
1776命《四库全书》馆详核违禁各书,分别销毁
1780班禅额尔德尼自后藏入觐,于万树园赐宴
1781查办甘肃捏灾冒赈等贪污案
1784乾隆帝第六次南巡江浙;千叟宴
1785令直隶、山东、河南推广种植甘薯
1793于避暑山庄万树园召见英国来使马噶尔尼等人

——据《清史稿》整理


根据乾隆帝大事年表(部分),结合所学知识,以治国理政为视角,对乾隆帝的活动进行解读。
4 . 历史大事年表是整理历史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理清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大事年表

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内容
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大会指出工业化的初步成就,通过了全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和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
1930年6月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讨论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制定了社会主义全线进攻的纲领。大会决议确定苏联已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2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大会讨论了党的总结报告和第六个五年计划。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外交路线。大会讨论了关于克服斯大林个人迷信问题。
1966年3月苏共第二十三次代 表大会勃列日涅夫任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党代会。大会通过了第八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着重讨论了国民经济中实行“ 新经济体制”问题。
1986年2月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作总结报告,大会确认戈尔巴乔夫的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通过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大会批准了党纲和党章新修订本。

——据方舟《苏联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整理

材料二


说明:1999年,美、英、俄、中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成立二十国集团(G20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也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表现。

   ——据《中外历史纲要》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大林模式的具体内容,并自拟一个主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个事件,说明该事件在这一历史趋势中所起的作用。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

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笕会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下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围画


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内在联系。
(2)如果把材料二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潘季驯(1521-1595),浙江湖州人。嘉靖年间,巡抚广东,轻车简从,遍历广东全境,着意收集民情,连续查办当地官员违法乱纪、贪黩殃民的案件。万历年间,季驯受张居正所托在江西全力推行一条鞭法,将各项差役逐一校量,通计一岁,用银若干,止照丁粮编派……银一完, 则终岁无追呼之扰, 而四民各安其业。潘季驯一生四次治理黄河,不辞辛劳,多次深入工地,提出综合治理黄、淮、运三河原则。根据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提出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策,并大力付诸实践。经过他的整治,黄河河道基本趋于稳定,十余年间未发生大的决溢,行水较畅。晚年,他利用养病和闲暇时间,抓紧整理毕生治河心得经验,终成《河防一览》。后世言治河者,终以是书为准

——摘编自陆鼎言《潘季驯大事年表》等


(1)根据材料,概括潘季驯的主要历史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潘季驯。
2021-09-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某同学在活动课上制作了一个大事年表(见表)。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阵营壮大B.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不结盟运动兴起D.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2021-07-0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源流:历史的延续与发展

材料一   中古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

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许多学生热衷于研究罗马法律的本源

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15年,英国贵族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

1296年,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神职人员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7年,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

1497年,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革命”(revolution)一词原意为“旋转”“转一圈后回归”,在政治上表示政府组成人员的更替。法国大革命之后,这一词汇变成了“通过武力从根本上变更政治体制”的意思。此次革命高举与过去制度诀别的普遍性理念,从而超出了一国的政变,波及其他国家。作为宪法前言的《人权宣言》,开头就指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自由平等的”。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2)根据材料二,说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1848年以前,“共产主义的幽灵”已经在欧洲徘徊……如果我们环顾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不敢因此而低估在反抗双元革命中诞生的、具有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力量,这一思想体系在1848年已做了首次的经典性阐述。(注:“反抗双元革命”指反对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弊端)

——[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3)“首次的经典性阐述”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加下划线部分的观点?请结合所学,加以阐释。
2021-07-0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劳劳车马
晚清重臣李鸿章(1823-1901年)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亲历晚清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上褒贬不一。

材料一 李鸿章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1组建淮军,抵抗起义军队
1872创办轮船招商局,投身运动。
1885与法国签订中法
1895甲午战争失败,与日本签订
19019月,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1月,去世。

材料二 劳劳车马未离鞍,帖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犹未息,请君英作等闲看。

——【清】李鸿章《临终诗》

材料三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彼非无鞠躬尽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请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1)根据所学,完成材料一表格中的填空。如獨补充有关李鸿章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还可补充哪些史实?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如何理解李鸿章所说的“海外尘氛犹未息”。
(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对李鸿章境遇的价?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你对李鸿章有何评价?
2021-05-1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大事年表

时间历史大事
19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人运动兴起;空想社会主义试验
1848《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4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1871巴黎公社建立
1886芝加哥工人五一大罢工
1903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形成
1917十月革命胜利;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
1919共产国际成立;中国五四运动爆发
1921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
1945年前后东欧一系列人民民主政权相继建立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根据上表,归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特点。
(2)选取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具有重大标志性的历史事件,结合史实阐述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