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80 道试题
1 . 我国年消费的粮食数量2021年达到14000亿斤左右,而世界粮食市场的可贸易量只有6800亿斤。我国每年消费大米2900亿斤,而世界市场大米的可贸易量只有700亿斤。我国每年消费猪肉5400万吨.而世界市场的可贸易量只有900多万吨。这一状况(     
A.源于各国对粮食生产的轻视B.凸显了粮食自给的重要性
C.激化了我国的粮食紧缺问题D.对世界食品卫生形成威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正式确立分省取士制度:“朕计省之大小,人之多寡,按省酌定取中进士额数。”之后,清朝科举考试的资格从童生试到正式的乡试、会试都实行了分省取士制度。清朝分省取士制度(     
A.有助于各地人才分布趋于平衡B.确保了科举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C.意在维护满族官僚的优势地位D.导致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3 . 西周时,嫁娶使用媒人已成风俗习惯,后世婚姻关系一直遵循着这一-婚姻缔结方式。到了唐代,“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唐律疏议●户婚》),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媒人制度”。这一做法(     
A.确保了家庭生活的和谐有序B.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
C.反映政府积极维护周朝礼制D.加重了民众的家庭负担
4 . 魏晋时期,随着北方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南北边境线不断向南推进,以青、豫、雍三州为代表,许多处于这一区域的南朝边境将领在北朝军事压力和南朝内部矛盾冲突的促使下纷纷北降,一些将领和民众甚至在不徙其居的情况下成为北民。这一趋势(     
A.改变了汉族的主体地位B.成为南北之间彼此接纳的推动力
C.化解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D.阻碍了经济重心南移的继续推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国人暴动后,卫国诸侯共伯和为各方诸侯所拥护,人周摄行天子事。而厉王之子太子静却遭受国人的围攻,在朝臣召公的竭力保护下才幸免于难。这一状况反映当时(     
A.宗法制遭受一定冲击B.平民阶层的斗争意识日益增强
C.共和意识逐步深入人心D.原始民主传统制约了君主专制
6 . 关注婴幼儿健康的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0年里席卷了欧洲大陆。1900—1914年,欧洲通过了多项法律来推进婴幼儿健康运动,并支持了多项活动,助产士和托儿所增多了,提倡母乳喂养的宣传小册子和咨询服务也增多了。据此可知,这场运动(     
A.推动了医疗科技发展B.催生了和平主义思潮
C.颠覆了大众健康观念D.增强了生命安全意识
2023-01-01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等级考模拟演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城市尽毁,货币全无,社会已整个解体。欧洲教会运用神权去制裁帝王公侯,提倡和平人道,并设立种种慈善机构,如医院、旅社、养老院、救济院等,才使西欧人能从废墟上慢慢建立起一种新秩序。这反映了欧洲教会(     
A.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B.确立了高于王权的地位
C.构建了全新的社会秩序D.倡导了自由平等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从血统上“华夏共祖”开始转变为“华夷共祖”,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夏内夷外”的天下观转变为“王者无外”。这种转变反映了(     
A.传统政治制度的瓦解B.文化认同意识的增强
C.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家国同构体制的衰落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时期,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同时,科举考试以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儒家经典为唯一标准,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但这也给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带来许多弊端。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以儒学为基础的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也日益成为一种障碍。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1870年正式建立开始,英国文官制度就带有“通才”的特点,即重视文官的书面考试成绩和综合才能,轻视专业技术以及实践工作经验。这一方面与英国的文官制度直接模仿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有关,另一方面又与英国的官僚政治传统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知识阶层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英国长期的官僚政治传统使知识阶层形成并始终保持着一种重视“通才”的观念,尤其是英国文官制度刚刚建立的时候,政府规模并不像现在这样庞大,因此文官的人数也非常有限,当然不需要什么专门人才或专门知识。所以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文官应该是知识广博,才能非凡,具有多方面修养的通才。

——摘编自石庆环《英美文官制度的模式差异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选拔任用官员应当坚持的原则。
10 . 19世纪初的英国有192个议员议席的选举是通过贿买而产生的,它被106个有权势的人物所控制;萨里郡的加通地区只有6间房子,一个居民,却拥有一个议员的议席分配名额。由材料可知,当时英国(       
A.少数封建贵族控制议会B.君主立宪制日益完善
C.文官制度建立的迫切性D.议会改革具有必然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