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9 道试题
1 . 诗句“两袖清风遗世立,一心科学为苍生”表达了人们对已故科学家袁隆平的敬仰和缅怀,这种崇敬之情源于先生在农业科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下列属于袁隆平成就的是(     
A.成功研制原子弹B.培育,优化杂交水稻
C.改进巨型计算机D.把宇航员送人外太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德强调“启蒙意愿",他指出:“我们面对的是能够自由行动的人,确实可以预先规定他们应该怎么做,但是,他们愿意怎么做却是无法预见的。”据此,启蒙学者认为,启蒙要影响的就是自由的人“愿意”怎么做,而不是规定他们“应该”怎么做。这表明启蒙运动意在(     
A.塑造个体自由意识B.构建理想社会秩序
C.追求社会公平公正D.彰显个性独立价值
3 . 1890年,马建忠在《富民说》中指出:“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出口货多,则已散之财可复聚:进口货少,则未散之财不复散。其或散而未易聚也,莫若采取矿山自有之财。”材料反映了(     
A.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B.外国资本输入不断加剧
C.发展民族实业的主张D.求富以自强政策的改变
4 . “梅山文化”最早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据《五帝本纪》记载:楚湘地区盛行“驱邪赶鬼”、“收魂收吓”等梅山教习俗,这与东汉道教中“驱邪捉鬼”“算命风水”等义理相互印证。由此可见古代(     

A.梅山文化历史渊源深厚B.文化认同意识已经具备
C.宗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古代文明神秘色彩浓厚
5 . 1911年11月初至1912年1月初,根据天津总商会统计,民间通过京奉铁路从东北运出粮食3309000石,数量甚大,以致东北不得不限制粮食外运。这说明该时期(     
A.铁路的修筑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B.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C.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华经济掠夺D.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经济发展
2022-08-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初,手套、围巾、丝袜、雪花膏、生发油、凡士林、爽身粉、香水、口红等成为上海时尚女性的新宠。这一切新生的物品与改良的旗袍相融合,使上海时尚女性的生活更加新潮与美好。这表明当时我国(     
A.女性审美已开始多元化B.工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C.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D.社会风气呈现地域特色
2022-08-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资料可以用来说明新时期中国(     

1981年年底

全国的个体户首次突破了100万户

1982~1985年

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171.4万户

1999年年底

全国“草根个体”共3160万户


A.自主创业人数逐年增加B.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建立
C.经济体制转型明显加快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2022-08-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78年6月底,在听了谷牧(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访问欧洲的汇报之后,邓小平指出:“技术引进要包括企业管理,要彻底革命,不要改良主义”,“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管理要完全照外国的办法。”据此可知,邓小平认为我国(     
A.企业的管理改革应深入彻底B.经济计划制定需要立足国情
C.技术管理进步需要自主创新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2022-08-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开始时以军事工业为重点,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遇到了急待解决的财政方面的困难以及原料和燃料等问题。因此,必须相应地发展煤、铁等工业。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民用企业。

——摘编自齐春晓《简述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企业》

材料二   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但除广东的缫丝厂外,都是到19世纪80年代才有所发展。首先出现的是船舶修造业、缫丝业,继有火柴、造纸、印刷等业兴起,他们都属小厂,创业资本仅数千两,最多不过数万两,仅一家丝厂达10万两。进入19世纪90年代,设厂增多,并有轧花、棉纺织厂,资本二三十万两者已不罕见,更有达50万两者。然而比之洋务企业,仍属小型,技术设备亦多因陋就简。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共同影响。
2022-08-03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使执政者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其中矛盾最集中的又莫过于对商业的管理。面对新形势,宋廷没有囿于传统,而是积极应对,在牙人、行会和伪钞等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丰富了政府的管理职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王伟超《宋代城市新兴商业管理制度》

材料二   从清代前期江南省、府、县三级官员的若干政令文告集中,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对于田土、房屋产权交易俗例的规范,货币与度量衡、牙行的管理,市场秩序的维持,以及某些市场活动的管制,均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总体而言,商业与市场管理在明清地方行政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地方官员面对商业经济问题时,基本都提不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多数情况下只有类似“严拿究处”“置之重典,决不姑容”等疾言厉色的训诫,即便佐以枷号、杖责、徒刑之类的威胁,在行政上仍缺乏实施细则、有效的监督和执法力量,只是一纸空文。

——摘编自黄敬斌《清前期江南地方政府商业管理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商业管理政策调整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地方商业管理出现困境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