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于1949年创作的一部两幕剧。主人公是有三十余年推销经历的威利,一直被美国商业文化虚幻的光晕所笼罩,幻想通过商品推销得到名望,直到临死都以为一定能达到功成名就。据此可知这部作品(     
A.戳穿美国梦的虚幻B.深刻揭露美国的社会危机
C.具有浪漫主义色彩D.反映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2 . 一种观点认为,统一战线范围内的民主主要是指在统一战线的各级党团组织、各项工作活动中所贯彻的民主精神、所坚持的民主程序(或制度)等。另一种观点认为,统一战线范围内的民主特指“政协民主”,这种民主形式是由我国政党制度所决定的一种特定民主形式。两种观点均(     
A.坚持依法治国基本准则B.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赞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D.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3 . 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学术界兴起了一场以“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为主题的大论战,论战围绕“科学”与“人”的问题展开,蕴含了“科学与哲学”“科学与道德”“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等内容。这场大论战反映出当时中国学术界(     
A.对西学认识逐步深入B.对启蒙思想认识趋于一致
C.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D.否定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4 . 1957年中国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医学家和民主党派人士就人口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在重要理论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这场讨论为后来中国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奠定了基调。这一讨论成果的形成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完成B.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双百”方针的提出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其立论根据有二:其一,“从政治上来说,在于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其二,“与此同时,人民的地位亦有显著变化”,“经过宋代王安石变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但也有学者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可以作为论据反驳“唐宋变革论”的是(     )
A.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B.隋唐政治成为天子和贵族的协议体
C.儒佛道三教合流宋明理学形成D.两税法标志人民逐步摆脱佃农地位
6 .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反映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文章中一再陈述:“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但红色根据地太分散,不仅给施政带来很多困难,也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于是,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苏区成为急切需要。192910月,共产国际执委指示:“现在已经可以并且应该准备群众⋯⋯建立苏维埃形式的工农独裁。”193111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摘编自李润波《长征记忆》

材料二   彭真在总结晋察冀的经验时曾谈到:“敌在战略进攻阶段疯狂地前进,尚未照顾到其后方,在各重要点线之间空隙很大。旧统治崩溃了,敌后新的统治十分松懈,或尚未建立。”毛泽东也观察到:“由于日本占领军人数很少,日本人不能掌握所占领的土地。他们的部队通常只部署在铁路沿线的居民点和城市中。而农村几乎全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毛泽东还有进一步的论断:“一是辅助正规战,二是把自己也变为正规战。”

——摘编自黄道炫《抗战初期中共武装在华北的进入和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针对日军“各重要点线之间空隙很大”,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军事对策。列举一例中国共产党“一是辅助正规战,二是把自己也变为正规战”的典型战例。
2022-12-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缺少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联合国的普遍性就要大打折扣,同时在应对世界问题时也就缺少了有力的支撑。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A.扩大了联合国的影响力B.缓和了中美两国外交关系
C.推动了欧亚非地区发展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8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孔子、孟子认为,圣王与圣人的内涵基本相同,皆属于德性至善之人。战国晚期的荀子则认为,相比于圣人,圣王更具有王者的权威性,即圣王身为教化者,需要具备使天下万民顺服归往的道德与能力。这一转变反映出先秦儒家思想(     
A.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B.力图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C.受到韩非子思想的影响D.抛弃了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10 . 一位美国驻华记者曾这样记述当时的抗日根据地:“现在,农民们成立了乡、县参议会,参议会都被赋予权力,能解决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孩提时代起就一直面临的问题。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并且发现自己具有不容置疑的管理能力和从未显露的才华。”这一记述表明,根据地(     
A.农民运动激发了革命热情B.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得以废除
C.民主政权建设落到了实处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