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代,政府逐渐准许漕船免税搭载私货并在沿途码头贩卖。天顺年间(1457-1464年),漕船已达一万一千七百七十五艘,大量土杂货物随船涌向沿途城镇,如通州、直沽(今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徐州、淮安等,城镇商贸日渐繁荣。材料主要说明明代(     
A.民间商船的利用率提高B.长途贩运贸易异常发达
C.漕运是南粮北运的渠道D.运河交通促进商品贸易
2 . 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提出立法“宜快不宜慢”和“宜粗不宜细”的基本方针,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仅1979年7月1日一天,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就通过了7部法律,被称为“一日七法”。这旨在(     
A.确立新型国家的政制架构B.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C.为改革开放提供法律保障D.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023-11-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3 .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地方政制采取省、县两级管理机制。1936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并使其成为省与县市之间近于“实级”的一级政府。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政府权力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简化官员选任程序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2023-11-2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明朝成化、弘治之际,月港(在今福建漳州)因走私盛行而被称为“小苏杭”。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宣布在此部分开放海禁,月港的商船绝大多数涌向菲律宾马尼拉,月港逐渐崛起成为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对外关系开始转型B.海外政策调整效能显著
C.朝贡体制走向衰落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3-11-2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5 . 1964年国会通过了《民权法案》,以此来保护黑人的投票权,但是长期以来的隔离制度使得法案很难推行下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黑人逐渐获得了比较公平的机会。现在美国有黑人总统、黑人国务卿、黑人法官,选举权不仅包括选择别人的权利,也包括被选举的资格。这说明(     
A.三权分立制有利于推动民主建设B.美国社会已消除歧视黑人的现象
C.民权运动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D.黑奴制度在美国难以被彻底根除
2023-11-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215年颁布的英国《大宪章》中最为重要的条文是第六十一条,即所谓“安全法”。根据该条的规定,由二十五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的权力;并且可以使用武力,占据国王的城堡和财产。这一规定(     
A.体现了“王在法下”的原则B.导致了国王丧失了一切权力
C.保障了英国公民的民主权利D.维护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2023-11-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该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办报宗旨,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知识。此间,梁启超频频与革命党人接触,思想上受其影响,曾一度在上面谈民权、自由、破坏、革命。梁启超旨在(     
A.促进中国人民觉醒B.加强与革命党人合作
C.推翻清朝封建统治D.走资产阶级革命道路
2023-11-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初编订的《唐律疏议》,以“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注重简化法律条文,减轻刑罚。如《贞观律》中的刑罚,与隋律相比,去掉了死刑92条,减流为徒者71条,其余变重为轻者也很多。这一做法(     
A.促进了各阶层法律意识的提高B.体现了儒、法结合的法律思想
C.反映了政府关注普通民众生活D.彰显了唐律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2023-11-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这种民族主义(     
A.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结合B.推动了中世纪民族国家的形成
C.认为政治认同是民族最重要的纽带D.有利于政治制度的近代化转型
10 . 道光22年(1842),新任两广总督祁(土贡)惊诧于广东文武官员中“深通韬略者实难其选,已将无员可保”的现状。在向清廷的奏报中提出改科举的建议,希望以多设科目,变更取才标准等方式,同时拓宽人才录用的渠道,鼓励选拔在任官员、军民中有一技之长的专才。这一建议(     
A.严重冲击了科举制度B.表明学堂选官势在必行
C.推动了西学广泛传播D.源于晚清统治危机突显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