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9 道试题
1 . 城市治理反映了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和政治意识形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工业化过程中,英国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1835年议会通过了《城市机构法》设立了各种专职的政府管理机构。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来治理城市公共卫生;1868年和1875年两次通过了《工人住宅法》来解决贫民窟的问题,如利物浦市到1891年,每间房屋所住人口减少到5.68人;1870年通过了《初等教育法》,规定所有儿童均有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844年规定13岁以下儿童每天的工作时间最多为6.5小时,1847年通过了《10小时工作日法》,1880年颁布了《雇主责任法》,规定雇主应对雇工的安全负责。此外,社会各界提出了种种改革的方案,如社会活动家埃德温·查德威克在18481854年领导了公共卫生改革运动。城市管理有效地推动了英国城市社会问题的初步治理,并为英国构建现代城市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

材料二   清末北京街道改造是城市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重要环节。晚清京城街道脏乱不平的状况引起各界不满。清政府于1902年发布上谕成立内城工巡局,督修街道工程。但直到19044月,内城工巡局才开始改修街道,并要求“逐段前进,务令工坚料实,一律砥平”。1905年,清廷谕令设立外城工巡局,拟仿内城“参照津沪暨东西各国修路成法”。后设立巡警部,管理“所有京城内外工巡事务”。1906年,谕令将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将路政进一步专责化。从1904年到1911年,共修整街道82条,共计耗银87.4万两。京师修路虽然波及民房众多,但因修成之路“矢直砥平,行人称便”。

——摘编自杨剑利《清末北京街道改造的兴起:论争与实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英国城市治理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结合材料二概况清末街道改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工厂法,对于女工、童工以及青工的工作时间做出了具体的规定。19世纪后半叶,政府将纺织行业实行的工厂法推广到其他所有行业。到19世纪末,无论在覆盖范围上还是在法案内容上,英国工厂立法在推广中都走向完善。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工业革命发展推动社会立法完善B.金本位制对英国立法影响重大
C.英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D.英国民众的民主政治意识增强
3 . 汉代朝廷每遇要事,皇帝便召集群臣商讨,最终则交由君主决策。例如公元前134年,武帝召集公卿大臣讨论对匈奴政策,以大行令王恢和御史大夫韩安国为代表的两派大臣在朝堂之上展开了激烈的论辩。这种做法(     
A.体现了民主决策B.削弱了宰相权力
C.实现了政事公开D.推动了合理决策
2023-11-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4 . 宋朝皇帝亲自掌握监察御史的任用权,废除了唐代宰相对御史的任用权和荐举权。此外,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这些做法旨在(     
A.提高监察官员素质B.完善体制强化皇权
C.协调中央地方关系D.强化监察整顿吏治
2023-11-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百姓热衷于采取“契约”这一形式来完成交易,而契约本身也形成了相对严密的系统整体,包含契首、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契首确定了契约的性质和种类,正文是契约的核心,对标的物、对价、权利义务和效力担保都要明确规定,尾部标明了立契时间。这说明,唐朝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深远B.政府严厉打击借贷行为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活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学者在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内发现了珍贵的宋代金箔包装纸。纸上文字明确指出,金箔的店址在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座西面东,专门制作销售佛经诸般金箔,希望主顾购买时辨认不误,以免上当云云。这反映出宋代(     
A.商人具有品牌保护意识B.陆上丝绸之路较为畅通
C.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D.佛教开始传到西域地区
7 . 先秦时期罕见为所欲为、权力毫无制约的专制君王,往往呈现出王与诸侯、臣下联合执政的状况。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早期(     
A.原始民主色彩浓厚B.权力分配与血缘结合
C.贵族等级分封解体D.权力未实现高度集中
2023-11-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8 . 1937年中央党校就办起了民族班,1941年在陕北公学民族部的基础上创办了延安民族学院。从1937年到1948年共培养了数百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德才兼备,忠实践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少数民族干部。这些做法(     
A.奠定了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实践基础B.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
C.提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干部准备D.动员少数民族参加民族战争
2023-11-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9 . 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哥伦布于1493年首次把甘蔗带到北美洲,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甘蔗产业极其成功。后来,甘蔗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脚步,进入菲律宾和太平洋群岛,此后蔗糖进入千家万户这一变化(     
A.反映出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B.促进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快速发展
C.是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兴盛的结果D.说明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10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较为健全,监察官员的管理制度尤为严格。如宋代仅御史每月至少必须奏事一次,叫做“月课”,如果上任以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被认为是不称职,要被罢黜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这一规定旨在(     
A.提升监察制度效能B.限制监察官员权力
C.完善官吏监督体制D.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