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8 道试题
1 . 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按照西班牙国王根据哥伦布意见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陆续发表了4个圣谕,确保西班牙对“远东”发现的占有权。面对教皇对西班牙的偏袒,葡萄牙试图通过接近法国来对抗西班牙和教皇。由此可知(     
A.新航路开辟得益于王权与教权的斗争B.西葡间殖民霸权争夺激烈
C.传播天主教是西班牙海外扩张的主因D.教权逐步从属于世俗权力
2023-11-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1298年纽卡斯尔城从英国国王处获得的一份特许状。材料可以用于说明中世纪(     
与纽卡斯尔城比邻的位于贝克的潘帕丁的全部土地,连同那里所有佃户的全部地租与劳役……将由纽卡斯尔的市民和品性善良之人及上述之人的继承人按与之相当的一笔钱,从国王手中获得持有权,这笔钱再由上述之市民得自纽卡斯尔城的收入,一起上交给国王;潘帕丁的一切附属设施也一同合并归入纽卡斯尔城,以使纽卡斯尔城的条件得到改善和保障。
A.城市经济的发展B.专制王权的加强C.民族国家的建立D.庄园经济的发展
2023-11-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56年,教育部改变了“多派大学生出国作研究生,多派进修教师、少派高中生出国当大学生”的政策。如表为1956年前后新中国教育部派出留学人员层次变化情况。该变化说明(     
年度研究生进修教师大学生
195415501363
1955304331756
19567541261521
195728219552
19582571508
195933010166
196084143165
A.国内科技事业获得较大程度发展B.国家外交方针发生重大调整
C.以科技为取向的留学生占据主流D.国内经济状况影响教育质量
2023-1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苏报案”是清末震动全国的大案,也是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的名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报案《苏报》于18986月创刊于上海公共租界。19035月,《苏报》聘请章太炎等人为撰稿人,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以后,《苏报》又陆续刊登了许多激烈地宣传革命的文章。

清政府的控诉

1903629日,上海道台袁树勋向公共租界“工部局”提出严重抗议,要求逮捕并处死“鼓吹革命”的章太炎等人以重塑国威。案件审理过程中,清政府多次与列强谈判,甚至不惜以出卖沪宁路路权为交换条件,要求将两人“引渡”至南京处以极刑。

列强的反映

租界当局在清廷的外交交涉下,于630日发出拘票,章太炎、邹容被逮捕,《苏报》被查封。英法美俄等国对是否引渡态度不一、美俄赞成引渡以换取更多权力,英国担心租借利益受损反对引渡,几经磋商后决定不向清政府引渡。

审讯及结果

715日,以清政府为原告,以《苏报》及被捕者为被告的特殊审讯活动在上海租界法庭开始。清廷控告章太炎等人大逆不道,煽惑乱党,直呼皇帝名讳,对圣上大不敬。章太炎辩解直呼皇帝名讳,这在租界的法律来说并无不妥,对皇帝不敬的罪名并不成立。之后又进行了两次会审,双方各自聘请律师争辩,清政府要求判章太炎和邹容死刑,结果没有被接受。12月中旬,法庭判处章、邹永远监禁,但由于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被迫复审。1904521日重新开庭,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两年,《苏报》停刊。

——摘编自任家宣《论<苏报>与清末革命舆论的建构》

(1)苏报案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哪些矛盾?
(2)为什么苏报案会震动全国?请说明理由。
2023-11-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典作品中的都城故事长安曲江叙事长安曲江最著名的是唐时新科进士之曲江会。李肇《唐国史补》载:“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会。大宴于曲江亭子,谓之曲江会。”曲江会除了饮酒赋诗、乐歌妓舞等之外,还有许多特殊习尚,且各有名目,《唐摭言》“宴名”列出闻喜、樱桃、月灯打球等多种。曲江会逐渐成为新科进士以庆祝为重心的宴聚,且规模越来越大,以至后来连皇帝也要参加,“上御紫云楼,垂帘观焉”及“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这几乎成为长安最热闹的时候。刘沧《及第后宴曲江》有诗云:“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杏园探花、雁塔题名、曲江流饮、曲江游宴活动成为千古美谈。

临安西湖叙事《武林旧事》载:“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西湖就是一个偌大的游乐场,各色人等游历其中。正如当时的俞国宝题于西湖酒肆屏风上的《风入松》所写:“玉骢惯识西泠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由此足见临安耽于游乐之城市风习。小说《裴秀娘夜游西湖记》描绘了西湖的夜游之盛:“这临安府城内开铺店坊之人,日间无工夫去游西湖,每遇佳节之日,未牌时分,打点酒樽、食品,俱出涌金门外,雇请画坊或小划船,呼朋唤友,携子提孙。”

——据葛永海《长安—临安:唐宋“都城故事”叙事转向》

(1)长安曲江与临安西湖体现出的都城风貌有何不同?
(2)如果想进一步深入研究唐宋时期的都城故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2023-11-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发表了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琅威理做出这一断言的主要依据是(     
A.英国对日本缺乏全面认知B.中央集权有利于战争的胜利
C.中国近代化取得较大成效D.中国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2023-11-20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1865年,伦敦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曲中写到:“哦!英国最重要的财富,是朴实的工人们!千千万万的工人聚在一起,不分宗教,不问出处,友好地相互问候,这景象如此辉煌!”这反映出,工业化推动了(       
A.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B.英国阶级矛盾缓和
C.无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D.新型人际关系形成
2023-11-20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某一帝国分裂后,中近东国家大多在政治、文化、风俗上或多或少地受到古希腊文明影响,并与当地原有文化交流融合。这一帝国是(     
A.   B.   
C.   D.   
2023-11-19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湖北省黄冈县团凤镇地区曾短暂流通过的纸币。据《黄冈县志》记载:“同年4月,为方便农民借贷,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从没收土豪劣绅的钱财中,拨银五万元作资金,后发行流通券五万元。七月,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被迫解散,流通券停止发行”。该流通券反映出(     
A.国民革命进程影响农民运动B.农村革命根据地尝试改革金融
C.南京国民政府统一金融管理D.国民党专制统治压制地方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63年,曾国藩在其奏稿中提到,“由臣设法查禁外,轮船往来剽疾,稽察尤难,应请旨敕下总理衙门,照会英法各国公使,于金陵未克以前,不得在该城外停泊轮船,庶该逆城孤粮绝,不至又成持久之局”。该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清廷丧失贸易主权B.英法暗中支持反清斗争
C.洋商利用战乱谋利D.中外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