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7 道试题
1 . 秦二世统治时期,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所以当公元前209年反秦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材料反映出秦朝速亡的原因在于(     
A.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落后B.地方与中央出现脱节
C.各地贵族残余势力的反扑D.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
2 . 历史发展表明,中国古代王朝向来重视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疆域图

元朝疆域图

材料二: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大举入侵西藏。乾隆皇帝派福康安率兵入藏驱逐侵略者,并于1793年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外事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驻藏大臣统摄西藏地方军政大权,使驻藏大臣的地位空前提高。

——摘编自张云侠《略论清代驻藏大臣的设置、职权及有关问题》

(1)指出图中A地的政权名称并列举出唐朝,元朝对该地区的主要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清政府对藏政策的历史意义,请在明朝时期以及清统治前期,分别列举一件反抗外来侵略的重大历史事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下是1539年来自伦敦西部的一份请愿书。请愿书可以佐证英国(     
富有的呢绒商在他们的家里拥有织机,同时有机工和技工按日工作。正由于此,我们这些在自己家中做工的请愿者,包括妇女和儿童,时常失去收入……但是我们这些贫苦的臣民为了避免失业和得到收入,只能被迫接受呢绒商规定的工作。
A.个体经济占据主体B.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C.社会矛盾空前激化D.资本主义方式产生
4 . 北宋《太平寰宇记》和《元丰九域志》两书成书相差一百年,百年间两书记载的梅州(今属广东)主户和客户情况如表
成书时间《太平寰宇记》(976—983年)《元丰九域志》(1080年)
主户12015824
客户3676548
合计156812372
客户%23.453.8
这一变化(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源于土地兼并程度的加深
C.淡化了门第等级观念D.与唐末以来政局动荡有关
2023-12-2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知名历史学家蒙文通认为:“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这一观点(     
A.批评商鞅变法过于残暴和粗野B.认识到商鞅变法措施过于陈旧
C.有利于全面深入认识商鞅变法D.对商鞅变法做出了辩证的评价
2023-12-2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早提出的“软实力”概念包括“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并不局限于人们习惯上认为的“文化软实力”。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软实力建设备受重视。从提升广义上的“软实力”角度看,下列举措最适合作为依据的是(     
A.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评选全国道德模范D.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不论是复苏的罗马城市,还是获得自由的农奴新建的城市,都具备城市、市场、法庭、市民和自由五大基本要素。这些要素(     
A.源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蕴含着社会转型的积极因素
C.体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是西欧庄园经济发展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自秦至西汉前期,官吏的来源主要有军功、郎官等多种,但未形成常态化、稳定的选官制度。西汉中期以后,官吏的选拔注重孝廉、茂才、贤良文学之士,逐渐形成了完备的选官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B.国家集权体制的强化
C.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D.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
9 . 从1964年到1966年,涉及煤炭、冶金、石油、化工、地质、交通等中央15个部的企事业单位从北京、上海、辽宁、广东等12个省市内迁到重庆地区,内迁职工达43488人。这主要缘于(     
A.重庆交通的便利B.国民经济的恢复C.国际局势的紧张D.自然灾害的频繁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末,严复、梁启超等人就以《国闻报》《时务报》等为阵地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政党政治。20世纪初,晚清政府的宪政改革,打破了人们对于“朋党”的看法。共和政体成立后,中国大地出现了“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为数几至近百”的现象。这些政党在其政治纲领中都公开宣称实行民主共和、实现民主统一,主张建立统一的有实力的政府。它们就其政治倾向而言基本可归为同盟会类政党(如国民党等)和非同盟会类政党(如进步党等)两大类;这些政党昙花一现者居多,真正有些影响的十几个政党也多在二次革命后名存实亡。当时,一个人担任好几个政党领导人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如黎元洪就同时担任了统一党、共和党和进步党的理事长。

——摘编自张书林《民国初年的中国政党政治简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