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宋代诗人在写诗时,会更多地运用典故,或化用前人的诗句,以锻炼自己的诗句。这反映了当时(     
A.诗人社会阅历短浅B.诗歌关注社会生活
C.文化重心移向市井D.书籍普及范围较广
2023-01-13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历史试题(山东卷)
2 . 时空不同,文化各异。下图中,地域、文化成就及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金字塔——建筑艺术深受宗教影响
B.②——《源氏物语》——借鉴吸收中华文化
C.③——《几何原本》——崇尚理性和思辨
D.④——“悬诗”——融合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初唐诗人郭元振《古剑篇》云“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在《塞上》写道“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这两首诗折射出当时(     
A.铸剑技术的革命性突破B.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
C.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D.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汉初,《诗》《春秋》等五经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齐鲁两地。到西汉中后期,天下的年轻人都以读(五)经为务,因此私学盛行、学校林立。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国家的巩固B.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C.太学教育的衰落D.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诗句历史现象
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
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
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
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
A.AB.BC.CD.D
2022-10-27更新 | 365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秦时期,沿袭殷商取名旧俗,但又有些新的变化。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人们把它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并把这些思想观念命为名字,以示长辈的希望或命名者本人的追求。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下,个人被包围在群体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受到特别的重视。这种宗族观念在姓名上也有强烈的影响,如“耀祖”“延嗣”“念孙”之类的名字就是宗族意识的体现。新文化运动中,左翼作家蒋光赤、教育家陶行知这些名字都有西方思潮冲击的痕迹。

——摘编自陶伏平《汉语姓名的文化发展轨迹与文化内涵》

材料二 建国初期,除了一些频率极高的传统名字外,取的最多的名字就是建国、国强、国荣、和平、建华、新民、振华、新华等。大跃进中出生的人取名“跃跃”、“建功”和“跃进”等。文革期间,卫红、卫东、红兵、爱红等名字频繁出现。改革开放后涌现出大量富有浪漫色彩的诗意名,如“雨薇”“滴洋”“寒松”“涧珍”“梦诗”“墨涵”“若晴”等等。同时取叠字名的人增长迅速,表达出一种亲切、喜爱之意,适宜于抒发长辈对晚辈的细腻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华”“建”等象征国家的字逐渐减少。

——摘编自王慧冬《社会建构视角下的姓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人取名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体现的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述改革开放前后取名标准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

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

——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121日、3日)

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

——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1222日)

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

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

——(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11日)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
2022-06-22更新 | 5341次组卷 | 26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化文化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宇宙转向了多变的人生,文学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创新,出现了田园诗、科普诗;在艺术创作上,由神庙建筑转向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宫殿、公共建筑物和纪念碑。据此可知,古希腊化文化
A.具有现实主义色彩B.突出世俗性和大众化
C.强调社会等级秩序D.带有神秘主义的倾向
2021-05-01更新 | 843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